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存的成语

存的成语(共130个)

  • 兴废

    xīng fèi cún wǎng

    成语解释:兴:兴起。
    把废除和消亡的事业再复兴、保存起来。

    成语出处:明・汤显祖《南柯记・拜郡》:“问亲邻兴废存亡,叙风烟悲楚哀伤。”

  • 风韵犹

    fēng yùn yóu cún

    成语解释:风:风度、风采;韵:神情、韵致:犹:还;依然;存:保留着。
    风采依然还存在。形容中年妇女仍然保留着优美的风姿。

    成语出处:清・王韬《淞隐漫录》:“ 其母虽属徐娘,丰韵犹饶,老蚌固宜出此明珠。”

  • 目击道

    mù jī dào cún

    成语解释:眼光一接触便知“道”之所在。形容悟性好。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田子方》:“若夫人者,目击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声矣。”

  • 芥蒂

    xīn cún jiè dì

    成语解释:芥蒂:本指细小的梗塞物,后比喻心里的不满或不快。
    指心里对人对事有怨恨或不愉快的情绪。

    成语出处:汉・司马相如《子虚赋》:“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芥蒂。”

  • 心不良

    cún xīn bù liáng

    成语解释:存心:怀着某种心思或打算。
    指存着坏心眼。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六回:“他不服查账,非但是有弊病,一定是存心不良的了。

  • 一息尚

    yī xī shàng cún

    成语解释:还有一口气。指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泰伯》:“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宋・朱熹集注:“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

  • 而不论

    cún ér bù lùn

    成语解释:存:保留;论:讨论。
    把问题保留起来;暂不加论述或讨论。

    成语出处:庄周《庄子・齐物论》:“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

  • 求大同,小异

    qiú dà tóng , cún xiǎo yì

    成语解释:在大的、主要的方面取得一致,而对某些小的、次要的问题可以各自保留不同的意见。

  • 爱礼

    ài lǐ cún yáng

    成语解释:由于爱惜古礼,不忍使它废弛,因而保留古礼所需要的祭羊。比喻为维护根本而保留有关仪节。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八佾》:“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 礼废

    é cún lǐ fèi

    成语解释:存:保存。
    指古代礼节形式已经消亡,仅存食物。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7回:“如今却把这奠雁的古制化雅为俗,差个家人送来,叫作通信,这就叫做鹅存礼废。”

  • 万古长

    wàn gǔ cháng cún

    成语解释:指某种好的精神或品德永远存在。万古:千年万代永远;存:存在。

    成语出处:宋・晁补之《次韵苏门下寄题雪浪石》:“公归廊庙谁得挽,此石万古当长存。”

  • 皮之不,毛将焉附

    pí zhī bù cún , máo jiāng yān fù

    成语解释:焉:哪儿;附:依附。
    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 片甲不

    piàn jiǎ bù cún

    成语解释:一片铠甲都没保存下来。形容全军覆没。

    成语出处:明・梁辰鱼《浣纱记・死忠》:“我夫差收楚服越……昨遣太宰先领一枝军支,与齐战于艾陵之上,杀得他片甲不存。”

  • 势不两

    shì bù liǎng cún

    成语解释:见“势不两立”。

    成语出处:《韩非子・孤愤》:“故资必不胜而势不两存,法术之士焉得不危?”

  • 进退

    jìn tuì cún wáng

    成语解释:前进、后退、生存、死亡。泛指各种好的与坏的处境。

    成语出处:《周易・乾》:“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