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针的成语

针的成语(共65个)

  • 磨杵成

    mó chǔ chéng zhēn

    成语解释:把铁棒磨成了针。比喻做任何艰难的工作,只要有毅力,下苦功,就能够克服困难,做出成绩。

    成语出处:明・杨慎《七星桥记》:“矢磨杵成针之志,徼折梅寄慲之灵。”

  • 续麻

    dǐng zhēn xù má

    成语解释:首尾相连,循环往复的一种文字游戏。如:成语接龙等。

    成语出处:宋、元以来的一种文字游戏。即一人说一条成语或诗文,下一个人以其尾字为首字,再接着说,说不出者为负,罚饮酒或其他。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

    zhǐ yào gōng fū shēn , 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成语解释: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成语出处: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 上无片瓦,下无插之地

    shàng wú piàn wǎ , xià wú chā zhēn zhī dì

    成语解释:头顶上没有一片瓦,肢底下没有插针的地方。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学人向什么处立?”

  • 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

    zhǐ yào gōng fū shēn , 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成语解释:比喻持之以恒,终必有成。功,亦作“工”。同“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成语出处:程树榛《大学时代》第二十五章:“‘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你是个能下功夫的人,有肯动脑筋,自然都能干出个眉目来。”

  • 如坐

    rú zuò zhēn zhān

    成语解释:像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成语出处:《晋书・杜锡传》:“言辞恳切,太子患之。后置针着锡常所坐处毡中,刺之流血。”

  • 走线

    fēi zhēn zǒu xiàn

    成语解释:飞:使飞动;走:迅跑。
    针飞动;使线迅跑。形容缝补刺绣技巧熟练;动作敏捷;速度很快。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1回:“江湖上人称他第一手裁缝,端的是飞针走线。”

  • 绵里藏

    mián lǐ cáng zhēn

    成语解释:绵絮里边藏着针。比喻外表温柔;内心尖刻厉害;也比喻柔中有刚。

    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当日说知心,绵里藏针。”

  • 头线脑

    zhēn tóu xiàn nǎo

    成语解释:见“针头线脑”。

    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九十二回:“只有晁夫人是个不肯忘旧、念人好处的人,凡是便人回家,不是二两,就是一两,再少也是五钱,分外还有布匹鞋面、针头线脑之类。”

  • 锋相对

    zhēn fēng xiāng duì

    成语解释:针锋:针尖。
    针尖对针尖。比喻双方的意见、观点、策略、行动等尖锐的对立。也比喻在斗争中针对对方的言论、行动等采取相应的行动、措施。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25卷:“夫一切问答,如针锋相投,无纤毫参差。”

  • 插不进,水泼不进

    zhēn chā bù jìn , shuǐ pō bù jìn

    成语解释:比喻一个集团非常排外,不容易打进去,也比喻一个人坚持已见,不听别人的任何意见。

    成语出处:熊召政《张居正》第一卷第23回:“一切都得看他的眼色行事,外人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

  • 铁杵成

    tiě chǔ chéng zhēn

    成语解释: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成语出处:明・郑之珍《目连救母・四・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 密缕

    xì zhēn mì lǚ

    成语解释:针线细密;缝制精致。比喻周到细致。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6回:“这位姑娘虽是细针密缕的一个心思,却是海阔天空的一个性气,平日在一切琐屑小节上本就不大经心。”

  • 见血

    yī zhēn jiàn xiě

    成语解释:一针刺下去就见到血。常用来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能抓住本质;切中要害。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郭玉传》:“一针即瘥。”

  • 穿引线

    chuān zhēn yǐn xiàn

    成语解释:原指在男女之间进行的撮合;现常用来比喻从中联系、牵合、拉拢;使双方接通关系。

    成语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吹凤箫女诱东墙》:“万乞吴二娘怎生做个方便,到黄府亲见小姐询其下落,做个穿针引线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