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针的成语

针的成语(共65个)

  • 铁杵磨

    tiě chǔ mó zhēn

    成语解释: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成语出处:明・郑之珍《目连救母・四・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

  • 蛇口蜂

    shé kǒu fēng zhēn

    成语解释:比喻恶毒的言词和手段。

  • 大海捞

    dà hǎi lāo zhēn

    成语解释:在大海里捞一枚针。比喻范围大;没有线索;事情很难办成。含有白费力气之意。

    成语出处:明・王錂《春芜记・定计》:“觅利如大海捞针,搅祸似干柴引火。”

  • 海底捞

    hǎi dǐ lāo zhēn

    成语解释:在大海里捞一根针。形容很难找到。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0卷:“一面点起民壮,分头追捕,多应是海底捞针,那寻一个。”

  • 度人

    jīn zhēn dù rén

    成语解释:金针:指把高超的技艺传授给别人。
    度:通“渡”;越过;引申为传授。
    把金针给人。比喻把某种技艺的秘法、诀窍传授给别人。

    成语出处:元・金好问《论诗》诗:“鸳鸯绣了不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

  • 一线

    yī zhēn yī xiàn

    成语解释:一根针;一条线。比喻极细小的或不值钱的东西。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4回:“一针一线,他们也没得收藏。”

  • 丛棘

    zhēn zhēn cóng jí

    成语解释:针针:形容荆棘的刺尖锐如针。
    在带着像针一样尖刺的一丛丛的荆棘下面,形容环境恶劣。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

  • 一缐

    yī zhēn yī yú

    成语解释:比喻细微的东西。缐,亦作“线”。

  • 引线穿

    yǐn xiàn chuān zhēn

    成语解释:使线的一头通过针眼。比喻从中联系、拉拢。

    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善说》:“缕困针而入,不因针而急;嫁女因媒而成,不因媒而亲。明・周楫《西湖二集》卷一二:“万乞吴二娘怎生做个方便,到黄府亲见小姐询其下落,做个穿针引线之人。”

  • 步线行

    bù xiàn xíng zhēn

    成语解释:比喻周密布置。

    成语出处: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那怕你指天画地能瞒鬼,步线行针待哄谁?又不是不精细,又不是不伶俐。”

  • 尖对麦芒

    zhēn jiān duì mài máng

    成语解释:比喻双方都很利害,互不相让。

    成语出处:老舍《荷珠配》第一场:“黄龙衮你这小子真叫会算账!怎奈呀针尖对麦芒,全三爷子不会上你的当。”

  • 拼得工夫深,铁杵磨成

    pīn dé gōng fū shēn , 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成语解释:铁杵:铁棒槌。
    只要肯花大功夫,即使铁棒槌也能磨成绣花针。比喻只要肯花力气,事情一定能成功。

    成语出处:元・虞韶《日记故事》:“道逢一老妪,磨铁杵。白问:‘将欲何用?’曰:‘欲作针。’白感其言,遂还卒业。”

  • 东海捞

    dōng hǎi lāo zhēn

    成语解释:从大海底下捞取一根针,形容非常难达到目的。

    成语出处:元・柯丹丘《荆钗记・误讣》:“儿,此生休想同衾枕,要相逢除非东海捞针。”

  • 坐卧

    zuò wò zhēn zhān

    成语解释:犹言如坐针毡。形容很不安宁。

    成语出处:明・陈与郊《义犬》第四出:“狄灵庆得命回家,十分侥幸,只是心魂恍惚,坐卧针毡。”

  • 滚芥投

    gǔn jiè tóu zhēn

    成语解释:芥:小草。
    滚动芥籽,把针投掷进小的孔眼。比喻事情进展很慢,成效小。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15回:“修行虽是滚芥投针……弟子情愿在山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