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藏的成语

藏的成语(共134个)

  • 金屋

    jīn wū cáng jiāo

    成语解释:金屋:富丽华贵的房屋;娇:阿娇;指汉武帝刘彻的姑母长公主刘嫖的女儿。
    原指汉武帝刘彻要用金屋接纳阿娇作妇。后指特别宠爱某美貌女子;也特指纳妾。

    成语出处: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23回:“当时佘老五恋着雁翎,周庸祐也恋着雁翎,各有金屋藏娇之意。”

  • 祸心

    bāo cáng huò xīn

    成语解释:包藏:暗藏;祸心:害人之心。
    表示心里藏着坏主意;怀着害人的意图。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元年》:“小国无罪,恃实其罪。将恃大国之安靖已,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

  • 龙卧虎

    cáng lóng wò hǔ

    成语解释:龙、虎:比喻不平常的人物。
    隐藏着的龙;睡卧着的虎。比喻潜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或英雄。

    成语出处:北周 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 头露尾

    cáng tóu lù wěi

    成语解释:头藏起来;却把尾巴露出来了。比喻遮遮掩掩或躲躲闪闪;不肯把真实情况全暴露出来。也作“露尾藏头”。

    成语出处:元・王晔《桃花女》第二折:“劝周公莫便生嗔,将酒礼强勒成亲,不争我藏头露尾,可甚的知恩报恩。”

  • 垢纳污

    cáng gòu nà wū

    成语解释:垢、污:肮脏的东西;纳:容纳。
    比喻包容坏人坏事。也比喻居上位者有容人之量;能够容忍有损自己的言行。也作“藏污纳垢”。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 笑里

    xiào lǐ cáng dāo

    成语解释: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内心却十分阴险毒辣。藏:隐藏。

    成语出处:《旧唐书・李义府传》:“既处权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其笑中有刀,又以其柔而害物,亦谓之‘李猫’。”

  • 厚亡

    duō cáng hòu wáng

    成语解释:厚:大;亡:损失。
    指积聚很多财物而不能周济别人,引起众人的怨恨,最后会损失更大。

    成语出处:先秦・李耳《老子》:“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 高鸟尽,良弓

    gāo niǎo jìn , liáng gōng cáng

    成语解释:比喻功成事定之后,出力的人反而见弃,没有好下场。

    成语出处:《文子・上德》:“狡兔得而猎犬烹,高鸟尽而良弓藏,名成功遂身退,天道然也。”

  • 形匿影

    cáng xíng nì yǐng

    成语解释:藏、匿:隐藏。
    隐藏形迹,不露真相。

    成语出处:《邓析子・无厚》:“君者,藏形匿影,群下无私。”

  • 剖腹

    pōu fù cáng zhū

    成语解释:破开肚子藏入珍珠。比喻自秘或惜物过甚。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元年》:“吾闻西域贾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诸?”

  • 绵里

    mián lǐ cáng zhēn

    成语解释:绵絮里边藏着针。比喻外表温柔;内心尖刻厉害;也比喻柔中有刚。

    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当日说知心,绵里藏针。”

  • 远遁

    shēn cáng yuǎn dùn

    成语解释:遁:隐去。
    藏身于深密之处,远远地离开人群。指避世隐居。

    成语出处:宋・杨万里《论相上》:“古之君子之相其君,亦不敢犯天下之所不许,天下不许而君许之,君子有深藏远遁,以自脱天下之讥而已。”

  • 笑处

    xiào chù cáng dāo

    成语解释: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内心却十分阴险毒辣。

    成语出处:清・李渔《蜃中楼・点差》:“威权震主,势焰薰人,笑处藏刀,毒性有如蜂虿。”

  • 东躲西

    dōng duǒ xī cáng

    成语解释:指到处躲避藏匿。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伐晋兴齐》:“杀的他军兵胆碎魂先丧,一个个哭啼啼东躲西藏。”

  • 用行舍

    yòng xíng cáng shě

    成语解释: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