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的成语(共134个)
苞藏祸心
成语解释:苞:通“包”,包藏;祸心:害人之心。
心里暗藏着不可告人的坏主意。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皇后纪下・献帝伏皇后》:“阴怀妒害,苞藏祸心,弗可以承天命。”
藏巧于拙
成语解释:有才能而不显示出来。
成语出处:明・洪应明《菜根谭》:“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
隐介藏形
成语解释:介:鳞甲。
隐藏形体,使人看不见。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
露尾藏头
成语解释:藏起了头,露出了尾。形容说话躲躲闪闪,不把真实情况全部讲出来。
成语出处:元・张可久《点绛唇・翻归去来辞》套曲:“早休官弃职,远红尘是非,省藏头露尾。”
纳垢藏污
成语解释:垢、污:肮脏的东西。
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
善刀而藏
成语解释:善:拭;善刀:把刀擦干净。
将刀擦净,收藏起来。比喻适可而止,自敛其才。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养生主》:“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什袭珍藏
成语解释:什:形容多;袭:量词,套,层。
将物品层层包裹,珍重地藏好。形容极珍重地收藏物品。成语出处:《太平御览》卷五十一引《阚子》:“宋之愚人得燕石于梧台之东,归而藏之,以为大宝。周客闻而观焉。主人冕玄服以发宝。华匮十重,缇巾十袭。”
什袭而藏
成语解释:什:形容多;袭:量词,套,层。
将物品层层包裹,珍重地藏好。形容极珍重地收藏物品。成语出处:宋・张守《跋唐千文帖》:“当与夏璜赵璧什袭而藏。”
闭口藏舌
成语解释:闭着嘴不说话。形容怕惹事而不轻易开口。
成语出处:五代 冯道《舌》诗:“口是祸之门,舌是斩身刀。闭口深藏舌,安身处处牢。”
藏头亢脑
成语解释:遮遮掩掩,不明不白。
成语出处:《朱子语类辑略》卷七:“乡里诸贤文字,以为皆不免有藏头亢脑底意思,有学者来问,便当直说与之。”
藏锋敛锷
成语解释:锷:剑刃。
比喻人不露锋芒。《野叟曝言》一三回:“大智若愚,大勇若怯,不是要埋冤他,正深爱着他,要他藏锋敛锷,以成大器。
”。成语出处:明・李东阳《麓堂诗话》:“予独谓高牙大纛,堂堂正正,攻坚而折锐,则刘有一日之长。若藏锋敛锷,出奇制胜,……则於虞有取焉。”
藏锋敛颖
成语解释:比喻不露锋芒。同“藏锋敛锷”。
成语出处:元・戴表元《送吴州判还番阳诗序》:“及乎藏锋敛颖,韬潜谨饬……洁身寡过,而求自免也。”
隐鳞藏彩
成语解释:比喻潜藏起来,等待时机。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逸民传・陈留老父》:“夫龙不隐鳞,凤不藏羽,网罗高悬,去将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