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藏的成语

藏的成语(共134个)

  • 掩瑕

    yǎn xiá cáng jí

    成语解释:掩:遮盖。
    瑕: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
    藏:隐瞒。
    疾:毛病,过错。
    掩盖缺点,隐瞒过错。

    成语出处:《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至于掩瑕藏疾,涤除疵垢,朝为寇仇,夕委心膂,虽未足希准古人,粗亦无负于新旧。”

  • 含垢

    hán gǒu cáng jí

    成语解释:本谓应有包容的气量,后转用以指包容坏人坏事。

    成语出处: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

  • 春生夏长,秋收冬

    chūn shēng xià zhǎng , qiū shōu dōng cáng

    成语解释: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

  • 秋收东

    qiū shōu dōng cáng

    成语解释:秋天收获,冬天存储。泛指常规的农事活动。

    成语出处:《荀子・王制》:“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 秋收冬

    qiū shōu dōng cáng

    成语解释:秋季为农作物收获季节,冬季则贮藏果实以待一年之需要。比喻一年的农事。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

  • 鸟尽弓

    niǎo jìn gōng cáng

    成语解释:飞鸟打光了;弹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原来借助的力量就被一脚踢开或加以消灭。

    成语出处:三国・曹丕《煌煌京洛行》:“淮阴五刑,鸟得弓藏;保身全名,独有子房。”

  • 器待时

    cáng qì dài shí

    成语解释:器:用具,引伸为才能。
    比喻学好本领,等待施展的机会。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 踪蹑迹

    cáng zōng niè jī

    成语解释:蹑:轻步行走的样子。
    隐秘行踪,悄悄行动。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4回:“且说张横将引三二百人,从芦苇中间,藏踪蹑迹,直到寨边,拨开鹿角,径奔中军。”

  • 诲盗

    màn cáng huì dào

    成语解释:慢藏:收藏不慎;诲:教导。
    收藏财物不慎,等于诱人偷窃。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 之名山

    cáng zhī míng shān

    成语解释: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形容著作极有价值。

    成语出处:三国・魏 鱼豢《魏略》:“虽未能藏之名山,将以传之同好。”

  • 诸名山

    cáng zhū míng shān

    成语解释:见“藏之名山”。

    成语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诚以着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 污纳垢

    cáng wū nà gòu

    成语解释:污、垢:肮脏的东西。
    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成语出处:清・孙雨林《皖江血・定计》:“收回那十八省剩水残山,洗尽这二百年藏污纳垢。”

  • 躲躲

    duǒ duǒ cáng cáng

    成语解释:躲:避开,隐藏。
    指遮遮掩掩,不敢正面面对。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5回:“那小芸二爷也有些鬼鬼头头的。什么时候又要看人,什么时候又躲躲藏藏的,可知也是个心术不正的货。”

  • 躲躲

    cáng cáng duǒ duǒ

    成语解释:遮遮掩掩,不敢直接面对。

  • 不掖

    bù cáng bù yē

    成语解释:指毫无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