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的成语(共134个)
东藏西躲
成语解释:形容为了逃避灾祸而到处躲藏。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伐晋兴齐》第四折:“杀的他军兵胆碎魂先丧,一个个哭啼啼东躲西藏,枪刀剑戟都潎样。”
尾巴难藏
成语解释:指不能藏住自己的尾巴。
一山不藏二虎
成语解释:比喻两人不能相容。
成语出处:欧阳山《三家巷》:“他跟展公有点一山不藏二虎的味道,这是他太狂妄。”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成语解释:烹:煮烧。
飞鸟打尽,弓被搁置不用;兔被捕杀后,猎狗则被烹食。比喻事情办成,功臣被害。成语出处:鲁迅《立此存照》:“倘有不识时务者问:‘如果那时并不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而且汉人也配享太庙……则将如何?’我觉得颇费唇舌。”
兵藏武库,马入华山
成语解释:兵器藏进武库,军马放入华山。指天下太平。
成语出处:北周 庚信《贺平邺都表》:“当今鹿台已散,离宫已遗,兵藏武库,马入华山。”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成语解释:用:任用;行:做,实行;舍:不用;藏:退隐。
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藏诸名山,传之其人
成语解释:诸:之于的合音;传:传布流传;其人:同道。
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后来志趣相投的人。成语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诚以著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蜚鸟尽,良弓藏
成语解释:藏:收藏。
飞鸟射尽,弹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比喻事成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或加以消灭。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
待价藏珠
成语解释:待:等待;待价:等待高价出售。
珍藏明珠,等待高价出售。比喻有才学者等待被人赏识。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话里藏阄
成语解释:话里藏着哑谜儿。
成语出处:《水浒传》第三七回:“宋江不晓得梢公话里藏阄,在船舱里悄悄的和两个公人说:‘也难得这个梢公救了我们三个性命。’”
鸟得弓藏
成语解释:见“鸟尽弓藏”。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丕《煌煌京洺行》:“淮阴五刑,鸟得弓藏;保身全名,独有子房。”
谩藏诲盗
成语解释:见“谩藏诲盗”。
成语出处:《冷眼观》第17回:“俗语说,财勿露白,要到子尴尬个时候,倒说伲是谩藏诲盗。”
深藏若虚
成语解释:把宝物藏起来,好象没有一样。比喻人有真才实学而不外露。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包藏奸心
成语解释:犹言包藏祸心。
成语出处:三国・魏 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刘表自以为宗室外,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
暗藏杀机
成语解释:隐藏杀人的念头。比喻潜在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