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之交臂的意思解释
指双方擦肩而过。形容当面错过机会。
失之交臂出处
战国・庄子《庄子・田子方》:“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
失之交臂用法
补充式;作谓语;形容当面错过机会。
失之交臂例子
(1)做事要抓住时机,不可轻易放过,以免失之交臂,抱憾终生。(2)上次我去杭州,正巧你去了苏州,失之交臂,又未能见面。
失之交臂正音
“之”,读作“zhī”,不能读作“zī”。
失之交臂辨形
“臂”,不能写作“壁”。
失之交臂谜语
文 (谜底:失之交臂)
失之交臂详细解释
失之交臂释义
“失之交臂”,典源作“交臂失之”。交臂,走路时胳膊相碰触。两人擦肩而过,错失见面的机会。语本《庄子・田子方》。后用“失之交臂”指错失机会。△“亦步亦趋”、“奔逸绝尘”、“望尘莫及”、“瞠乎其后”
失之交臂典源
《庄子・田子方》
颜渊问于仲尼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夫子曰:“回,何谓邪?”曰:“夫子步,亦步也;夫子言,亦言也;夫子趋,亦趋也;夫子辩,亦辩也;夫子驰,亦驰也;夫子言道,回亦言道也;及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者,夫子不言而信,不比而周,无器而民滔乎前,而不知所以然而已矣。”仲尼曰:“恶!可不察与!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日出东方而入于西极,万物莫不比方,有目有趾者,待是而后成功,是出则存,是入则亡。万物亦然,有待也而死,有待也而生。吾一受其成形,而不化以待尽,效物而动,日夜无隙,而不知其所终;薰然其成形,知命不能规乎其前。丘以是日徂。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与!女殆著乎吾所以著也。彼已尽矣,而女求之以为有,是[1]也。吾服女也甚忘,女服吾也亦甚忘。虽然,女奚患焉!虽忘乎故吾,吾有不忘者存。”
注解
[1]求马于唐肆:到空的市集买马。比喻所求的方法途径不对,必无所获。唐肆,空的市集。见“求马唐肆”。
失之交臂典故
“失之交臂”原作“交臂失之”。颜渊在孔子弟子中最为贤良,虽然贫困,却不受外在环境影响,依然奋发好学,在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里,名列于德行科。在《庄子・田子方》中,曾用他们师生为例,来说明道家自然无为的道理。文章中记载了孔子和颜渊的一段对话。颜渊认为孔子做什么,他也跟著做什么,但是却发现某些地方是无法模仿、跟上脚步的,因此不解地向孔子请教。孔子就向颜渊解释:“那是因为我循自然运行的脚步前进,本来就没有固定的一点。你如果用一定的标准要来做比较,当然会和我手臂相擦而过,明明是擦身相近却难以见面。这就好像所寻找的对象已不在了,你却拼命去找,和到已空无一人的市集中去买马是一样的,你怎么买得到?”。后来“失之交臂”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指错失机会。出现“失之交臂”的书证如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一》:“用人者不务取其大而专取小知,则卓荦俊伟之材失之交臂矣。”
失之交臂书证
- 01.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一》:“用人者不务取其大而专取小知,则卓荦俊伟之材失之交臂矣。”
- 02.清・梁启超〈民国初年之币制改革〉:“但是此时军阀们正无钱用,见有此存蓄,都想染指,所以百计破坏,将磅盈提用,这个千载一时的机会,便失之交臂。”
失之交臂用法
语义指错失机会。
类别用在“错失时机”的表述上。
例句
①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你却失之交臂,真是可惜!
②没想到我去纽约找他,他却回到台湾,两个人失之交臂,实在遗憾!
③这位歌唱家上次来演唱时,我失之交臂,这次的机会一定不能再错过。
④这位大师亲自莅校指导,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大家可不要失之交臂。
⑤当年我在外交部时,几次外调的机会都是失之交臂,回想起来真是遗憾!
失之交臂翻译
- 英语 fail to meet sb. by a narrow
- 日语 みすみす逃(のが)してしまうこと
- 俄语 упустить случай
“失之交臂”的单字解释
- 【失】shī失shī丢:遗失。坐失良机。收复失地。流离失所。违背:失约。失信。找不着:迷失方向。没有掌握住:失言。失职。失调(ti俹)。没有达到:失望。失意。错误:失误。失策。过失。失之毫厘,…
- 【之】zhī之zhī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
- 【交】jiāo交jiāo付托,付给:交活儿。交卷。交差。相错,接合:交点。交界。交错。交相。交辉。交响乐。互相来往联系:交流。交易。交涉。与人相友好:交朋友。交契。一齐,同时:交并。交作。风雨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