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的成语(共147个)
洗耳恭听
成语解释:洗耳:擦洗耳朵;比喻很重视听对方说话;恭:恭敬地。
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成语出处: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请大王试说一遍,容小官洗耳恭听。”
洗耳拱听
成语解释:见“洗耳恭听”。
成语出处:元・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一折:“哥哥才学,与在下不同,有什么名人名书,前皇后代,哥哥讲说些儿,小官洗耳拱听。”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成语解释: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注意。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知北游》:“终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也。”
收视反听
成语解释:不视不听。指不为外物所惊扰。
成语出处:晋・陆机《文赋》:“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
混淆视听
成语解释:故意用假象或谎话迷惑人;使人产生错觉;不易分辨真伪和是非。
成语出处:郭沫若《洪波曲》第九章:“显示出一种极左的面貌,来忧乱阵容,混淆视听。”
垂帘听政
成语解释:垂帘:太后或皇后临朝听政;殿上用帘子遮隔;听:治理。
指太后临朝管理国家政事。成语出处:宋・王偁《东都事略》:“英宗暴得疾,慈圣后垂帘听政。”
娓娓可听
成语解释:娓娓:说话连续不倦的样子。
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成语出处:清・朱彝尊《曝书亭记・寄礼部韩尚书》:“谨令其叩讲席,归沐之暇,试进而讨论,其言颇娓娓可听。”
辘辘远听
成语解释:辘辘:车行的声音。
车声越听越远。偏听偏信
成语解释:偏:只注重一方面。
只听信一方面的话;就以为真;指处理问题态度不公正;方法不妥当。成语出处:汉・王符《潜夫论・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妄言妄听
成语解释:妄:不实。
说得人随便说,听的人随便听,都不认真看待。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齐物论》:“予尝为女妄言之,女亦以妄听之。”
偏听偏言
成语解释:偏:只注重一方面。
只听信一方面,指处理问题态度不公正,方法不妥当。成语出处:汉・王符《潜夫论・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听风听水
成语解释:形容善于赏玩自然景色。
成语出处:相传龟兹国王与乐人于大山间倾听风和水声,感兴而制乐。唐・王建《霓裳辞》之一:“弟子部中留一色,听风听水作《霓裳》。”
听天由命
成语解释: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作主观努力;这是一种宿命论思想。听:任凭;由:顺随。
成语出处:清・无名氏《说唐》:“公主遵兄之命,在彩楼上,抛球择婿,对天祝道:‘姻缘听天由命。’”
言听计用
成语解释:同“言听计从”。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
危言耸听
成语解释: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耸听:使人听了吃惊;危言:使人吃惊的话。
成语出处:宋・吕祖谦《吕东莱文集》:“意者危言骇世,姑一快胸中之愤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