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的成语(共147个)
道听涂说
成语解释: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阳货》:“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公听并观
成语解释:多方面听取意见和观察事物。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邹阳传》:“公听并观,垂明当世。”
即温听厉
成语解释:《论语·子张》:“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后以“即温听厉”称面受尊者的教诲。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张》:“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舍实听声
成语解释:不察实际,只听虚名。
成语出处:汉・王符《潜夫论・实贡》:“周显拘时,故苏秦;燕哙利虚誉,故让子之;皆舍实听声,呕哇之过也。”
逖听远闻
成语解释:谓视听范围很远很广。
成语出处:唐・姚思廉《梁书・武帝纪中》:“庶以矜隐之念,昭被四方,逖听远闻,事均亲览。”
逖听遐视
成语解释:谓视听范围很远很广。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选举志下》:“圣主明目达聪,逖听遐视,罪其私冒不慎举者,小加谴责,大正刑典,责成授任,谁敢不勉?”
听天安命
成语解释:听:任凭;命:命运。
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做主观努力。成语出处:巴金《秋》:“也说不上满意,这不过是听天安命罢了。”
听天委命
成语解释:听:任凭;命:命运。
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做主观努力。成语出处:明・屠隆《彩毫记・汾阳报恩》:“我们学道之人听天委命,不可怕死。”
眩视惑听
成语解释:迷惑人的视听。
成语出处:章炳麟《*书订文》附《正名杂义》;“樊(樊宗师)卢(卢仝)诸子,憙为险怪,以眩视惑听邪?”
言听事行
成语解释:谓说话能听从,事情能执行。
成语出处:《韩非子・说疑》:“言听事行,则如师徒之势。”
甜蜜动听
成语解释:悦人的甜美。
听其言观其行
成语解释:听一个人说什么,又看他做什么。
成语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31回:“自以为举世可欺,听其言而观其行,殊不知肺肝如见。”
令苛则不听
成语解释:苛:细碎烦琐;听:听从。
法令细碎繁琐,执法者无法执行。形容事物如果繁杂,就会适得其反。成语出处:《吕氏春秋・吕览・适威》:令苛则不听,令多则不行。
听风就是雨
成语解释:比喻听到一点点不确切的消息就信以为真。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四十二回:得不的风儿,就是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