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听的成语

听的成语(共147个)

  • 敢不

    gǎn bù tīng mìng

    成语解释:敢:反语,“怎敢”、“不敢”之意。
    怎么敢不遵照你的命令办呢?。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七年》:“齐侯次于虢,燕人行成,曰:‘敝邑知罪,敢不听命!’”

  • 尊便

    xī tīng zūn biàn

    成语解释:一切由您的意思。

    成语出处:茅盾《如是我见我闻》:“那同志忿极而去,亦声言,‘悉听尊便,自寻活路。’”

  • 淆惑视

    xiáo huò shì tīng

    成语解释:故意用假象或谎言迷惑人,使人分辨不清是非真伪。

    成语出处: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第一,这些人一般都打着所谓民主的幌子,很容易淆惑视听。”

  • 以正视

    yǐ zhèng shì tīng

    成语解释:为保证事实的正确理解。

    成语出处:徐贵祥《历史的天空》第九章:“同日军进行几场影响较大的战斗,为舆论宣传提供依据,以正视听。”

  • 迷惑视

    mí huò shì tīng

    成语解释:使人耳目迷乱。比喻以错误的言论欺骗社会,毒害群众。

    成语出处:萧作霖《复兴社述略》:“这是因为当时我们毕竟还不敢公然承认我们主张实行法西斯主义,还是觉得抱着三民主义这块招牌较能迷惑视听。”

  • 下回分解

    qiě tīng xià huí fēn jiě

    成语解释:分解:叙述。
    宋元以来章回小说结束语。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毕竟史进与三个头领怎地脱身,且听下回分解。”

  • 淆乱视

    xiáo luàn shì tīng

    成语解释:视听:看和听。
    混淆是非,以扰乱人们的视听。

    成语出处:《先拔志始》卷下:“或巧布流言蜚语,或写匿名文书,害正党邪,淆乱视听。”

  • 骇人视

    hài rén shì tīng

    成语解释:使人目见耳闻感到震惊。

    成语出处:唐・魏征《隋书・王劭传》:“或文词鄙野,或不轨不物,骇人视听,大为有识所嗤鄙。”

  • 耸动

    sǒng dòng tīng wén

    成语解释:耸:通“悚”,惊动。
    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

    成语出处:宋・周密《齐东野语・洪君畴》:“‘职臣在宪府,不惟不能奉承大臣风旨,亦不敢奉承陛下风旨。’固已耸动听闻矣。”

  • 侈人观

    chǐ rén guān tīng

    成语解释:谓加强人们在观感听觉上的印象。

    成语出处:《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直从大禹以前,就有七十九代,都有曾封禅。后来只有秦始皇和汉武帝两个,这怎叫得有道之君?无非要粉饰太平,侈人观听。”

  • 欺罔视

    qī wǎng shì tīng

    成语解释:罔:蒙骗。
    欺骗人们的耳目。

    成语出处:《南史・朱异传》:“贪财冒贿,欺罔视听。”

  • 不堪视

    bù kān shì tīng

    成语解释:堪:可,能。
    言辞污秽,行为卑劣,不能看与听。

    成语出处:严复《论中国之阻力与离心力》:“其菲薄揶揄,不堪视听。”

  • 见风就是雨

    tīng jiàn fēng jiù shì yǔ

    成语解释:刚听到一点儿风声,就当要下雨了。形容听到一点风声就竭力附和渲染。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五回:“他们做都老爷的,听见风就是雨,皇上原许他风闻奏事,说错了又没有不是的。”

  • 骇人闻

    hài rén wén tīng

    成语解释:见“骇人听闻”。

    成语出处:《豆棚闲话・小乞儿真心孝义》:“[吴贤]忽一日仰天而叹,说出一句骇人闻听之言,道人生天地间,上不做玉皇大帝,下情愿做卑田乞儿,若做个世上不沉不浮,可有可无之人,有何用处?”

  • 不蔽

    zhōu tīng bù bì

    成语解释:周听:广泛听取;蔽:蒙蔽。
    广泛地听取意见就不会受蒙蔽。

    成语出处:汉・贾谊《新书・道术》:“周听则不蔽,稽验则不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