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耳恭听的意思解释
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洗耳恭听出处
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请大王试说一遍,容小官洗耳恭听。”
洗耳恭听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讽刺或诙谐语。
洗耳恭听例子
如此甚妙,我们洗耳恭听。(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八回)
洗耳恭听辨形
“恭”,不能写作“公”。
洗耳恭听故事
传说尧帝想让位给隐世高人许由,派使者去游说他。许由坚决不同意,觉得使者的话污染了他清静的耳朵,立即跑到山下颖水边去捧水洗耳,许由的朋友巢父恰好牵牛在饮水,听说原委后就牵牛去上游饮水,以免玷污小牛的嘴。
洗耳恭听详细解释
洗耳恭听释义
洗干净耳朵恭敬地聆听,比喻专心恭敬地聆听。※#语或出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倾耳而听”
洗耳恭听典源
※#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据《元曲选》引)[1]
小官闻知大王避难汉江,因风浪陡作,将夫人小公子都送下水,可怎生又得完聚?敝国僻远,不知其详,请大王试说一遍,容小官洗耳恭听。
注解
[1]典故或见于晋・皇甫谧《高士传・许由》。
参考
晋・皇甫谧《高士传・许由》
由,字武仲,阳城、槐里人也。……由为人据义履方,邪席不坐,邪膳不食。闻尧让而去,其友巢父闻由为尧所让,以为污己,乃临池洗耳。
洗耳恭听典故
“洗耳恭听”是指洗干净耳朵恭敬地聆听。典源或出于元曲。例如元代郑廷玉所写的杂剧《楚昭公》第四折中提到一段故事:秦王派了百里奚护送公主下嫁给楚昭公的儿子。百里奚听说楚昭公的夫人和儿子都曾在汉江落水,后来如何能获救,就请楚昭公说给他听,他愿意“洗耳恭听”。也有人认为“洗耳”一语是出自于晋・皇甫谧《高士传》。但《高士传》中记载尧舜时期的贤人许由,因为他的贤德,尧想将帝位让给他,他拒而不受,归隐于箕山之下。尧又想请他出任地方官,他听了后跑到池塘边洗耳,这和“洗耳恭听”之“洗耳”的目的不同:一个是洗耳为了洗掉听到不愿听的话,一个是洗耳表示要恭敬地听人家的话。
洗耳恭听书证
- 01.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敝国僻远,不知其详,请大王试说一遍,容小官洗耳恭听。”(源)
- 02.《镜花缘》第七八回:“如此甚妙,我们洗耳恭听。”
- 03.《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总办说话时,他还垂著手,挺著腰,洗耳恭听。”
洗耳恭听用法
语义比喻专心恭敬的聆听。
类别用在“仔细聆听”的表述上。
例句
①你有什么意见可以尽管说,我洗耳恭听。
②有何高见请直说无妨,我们一定洗耳恭听。
③这位教授的演讲十分精彩,大家都洗耳恭听。
④他把身子往我这儿一倾,露出洗耳恭听的样子。
⑤每个人都洗耳恭听老师训话,不敢打瞌睡或聊天。
⑥对于这些荒谬的言论,他们表面上洗耳恭听,心里却十分不以为然。
⑦为了表示礼貌,虽然来宾的报告十分枯燥,同仁还是装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洗耳恭听辨识
同义“洗耳恭听”及“倾耳而听”都有仔细倾听的意思。
异义“洗耳恭听”侧重于恭敬的态度;“倾耳而听”则无此意。
例句
| 洗耳恭听 | 倾耳而听 | 例句 | 
|---|---|---|
| ✅ | ❌ | 每个人都洗耳恭听老师训话,不敢打瞌睡或聊天。 | 
| ❌ | ✅ | 在这山里,你若倾耳而听,还可以听到山神的歌声呢! | 
洗耳恭听翻译
- 英语 be all ears(be very attentive (eager) to hear; listen respectfully)
- 日语 謹(つつし)んで拝聴(はいちょう)する
- 法语 prêter une oreille attentive
- 俄语 внимáтельно и почтите льно слушать
“洗耳恭听”的单字解释
- 【洗】xǐ洗xǐ用水去掉污垢:洗脸。洗涮。洗涤。洗澡。洗心革面(喻彻底悔改)。清除干净:清洗。像水洗一样抢光,杀光:洗劫。昭雪冤枉:洗雪。洗冤。照相的显影定影:冲洗。洗印。玩牌时把牌搀和整理…
- 【耳】ěr耳ěr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耳背(b坕)。耳垂。耳鬓厮磨(m?)。耳穴。耳聪目明。耳濡目染。像耳朵的东西:木耳。银耳。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耳房。鼎耳。听说:耳…
- 【听】tīng听(聽)tīng用耳朵接受声音:听力。听写。听觉。聆听。洗耳恭听。顺从,接受别人的意见:言听计从。任凭,随:听任(r坣)。听凭。听之任之。治理;判断:听讼(审理案件)。听政。量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