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的成语(共134个)
不痛不痒
成语解释:比喻评论、批评等不能触及实质;没切中要害;不解决问题。
成语出处:明・吴炳《情邮记・反噬》:“这事不痛不痒,却是一个大题目。”
痛定思痛
成语解释:悲痛的心情平静下来以后;回想遭受痛苦的情景;让人震撼;也让人警醒。形容所受痛苦的沉重;含有警醒的意思。痛:悲痛;哀苦;定:平静。
成语出处:唐・韩愈《与李翱书》:“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
头痛治头
成语解释:指针对疼痛部位医治,不追究病因。比喻做事缺乏通盘计划,被动应付,不从根本上彻底的解决。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与张心斋计不许东虏款贡》:“语曰:‘头痛治头,足痛治足’。今虏祸方中于辽,辽以一镇当全虏之势,病在足之时矣。”
深恶痛绝
成语解释:深:很;十分;恶:厌恶;痛:痛恨;绝:极点。
指对某人或对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下》:“斯可谓之乡愿矣 宋・朱熹集注:“过门不入而不恨之,以其不见亲就为幸,深恶而痛绝之也。”
痛心疾首
成语解释:伤心而且头痛。形容伤心痛恨到了极点。疾首:头痛。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十三年》:“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
痛饮黄龙
成语解释:黄龙:即黄龙府,辖地在今吉林一带,为金人的腹了。
原指攻克敌京,置酒高会以祝捷。后泛指为打垮敌人而开怀暢饮。成语出处:元《宋史・岳飞传》:“金将军韩常欲以五万众内附。飞大喜,语其下曰:‘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
抱头痛哭
成语解释:指十分伤心或感动,抱头大哭。
成语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四回:“这里于家父子同他家里人抱头痛哭。”
痛心拔脑
成语解释:形容伤心到极点。
成语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陆机与长沙顾母书,述从祖弟士横死。乃言,痛心拔脑,有如孔怀。”
头痛脑热
成语解释:见“头疼脑热”。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2回:“若果有此事,前日大棍打时,也该有些头痛脑热。”
痛彻心腑
成语解释:彻:贯通,深造。
痛楚深彻于心底脏腑。形容受到极大的伤害。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三生》:“两骒夹击,痛彻心腑。”
七病八痛
成语解释:泛指各种各样的病痛。
成语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24回:“就是在雯青家里,一年到头,上下多少人,七病八痛,都是他包圆儿的。”
悲痛欲绝
成语解释:绝:穷尽;悲哀伤心到了极点。
也作“悲恸欲绝”、“哀痛欲绝”。成语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她那人间的爱人悲痛欲绝,日日在她变成的土山下面,跪着呜咽哭啼,直到死在这山脚下。”
创巨痛仍
成语解释:亦作“创钜痛仍”。谓创伤深重而悲痛长久。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寿州安丰县孝门铭》:“创巨痛仍,号于穹旻。”
痛自创艾
成语解释:指彻底地改正自己的过错,重新做人。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素庵戴公墓志铭》:“里中少年有殴母者,公欲与其父直诸有司,置之重典,少年惧,叩头流血请教,公乃许之,而其人亦痛自创艾,卒为善士,为乡里所重如此。”
痛剿穷追
成语解释:剿:征剿。
竭尽全力剿灭追杀。成语出处:清・王韬《瓮牖余谈・贼中悍酋记》:“鼓歼之,乃西窜慈野,痛剿穷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