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的成语(共134个)
亲者痛,仇者快
成语解释:做事不要使自己人痛心,使敌人高兴。指某种举动只利于敌人,不利于自己。
成语出处:汉・朱浮《与彭宠书》: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
剥肤之痛
成语解释:剥:剥去。
肤:皮肤。
指受害极深而引起的痛苦。成语出处:《周易・剥》:“剥床以肤,凶。”
含冤抱痛
成语解释:痛:怨恨。
蒙受冤屈以后,心里满怀怨恨。成语出处:唐・姚思廉《梁书・武帝纪上》:朝权国柄,委之群孽,剿戮忠贤,诛残台辅,含冤报痛,噍类靡余。
痛心病首
成语解释:犹痛心疾首。形容极其悲愤。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突厥传上》:“帝谓群臣曰:‘往国家初定,太上皇以百姓故,奉突厥,诡而臣之,联常痛心病首,思一刷耻于天下。”
痛心刻骨
成语解释:伤痛入骨髓。形容伤心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明史・刘健传》:“臣等遭逢先帝,临终顾命,惓惓以陛下为托,痛心刻骨,誓以死报。”
号啕痛哭
成语解释:号啕:大哭声。
放声大哭。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6回:“却说那和尚把袈裟骗到手,拿在后房灯下,对袈裟号啕痛哭。”
黄垆之痛
成语解释:垆:放酒瓮的土墩子;黄垆:黄公酒垆;痛:悲痛。
收集亡友的话。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乘轺车经黄公酒垆下过,顾谓后车客曰:‘吾昔与稽叔夜、阮嗣宗共酣饮于此垆,……自稽生夭,阮公亡以来,便为时所羁绁。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
痛饮狂歌
成语解释:痛:痛快,尽情;狂:越出常度。
欢畅饮酒,纵情唱歌。形容喜悦的心情。成语出处:唐・杜甫《赠李白》:“痛饮狂歌空度日。”
车过腹痛
成语解释:原指经过朋友的坟墓如不祭奠,走过去肚子就会痛起来。用来表示对亡友的悼念。
成语出处:宋・苏轼《筼筜谷偃竹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淋漓痛快
成语解释:淋漓:形容湿淋淋往下滴,比喻尽情,酣畅。
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也形容非常痛快。成语出处:宋・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无所放其意,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清・陈确《书韩柳集后附录》:杜律闳整,古诗序恺切,淋漓痛快,殆过于李。
失声痛哭
成语解释:因为过度悲痛而痛哭。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公子想起自己那番苦楚,痛定思痛,也不觉失声痛哭。
龙胡之痛
成语解释:《汉书·郊祀志上》:“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
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龙七十馀人,龙乃上去……百姓卬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龙涘号。”后因以“龙胡之痛”指丧亲之痛。成语出处:《汉书・郊祀志上》:“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龙七十馀人,龙乃上去……百姓卬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龙涘号。”
沉著痛快
成语解释:坚劲而流利,遒劲而酣畅。形容诗文、书法遒劲流利。
成语出处:《法书要录》卷一引南朝・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吴人皇象能草,世称沉著痛快。”
创剧痛深
成语解释:谓创伤大、痛苦深。
成语出处:郭末若《苏联游记・七月十日》:“斯大林城市可云创剧痛深,全市无一家完整房屋。”
创深痛巨
成语解释:创:创伤。
创伤大,痛苦深。比喻遭受很大的伤害和痛苦。成语出处: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三章:“于是自己率领一群民贼来制造‘创深痛巨’,教军官放火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