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痛的成语

痛的成语(共134个)

  • 快一时

    tòng kuài yī shí

    成语解释:只顾任情尽兴而为,不考虑后果。

    成语出处: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这个工作绝不是痛快一时,乱打一顿,所能奏效的。”

  • 之入骨

    tòng zhī rù gǔ

    成语解释:伤痛入骨髓。形容伤心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全相平话・七国春秋》:“齐为无道,以害先王,寡人统位,痛之入骨。”

  • 欲绝

    āi tòng yù jué

    成语解释:哀痛:悲痛;绝:断绝;指气绝。
    悲伤得要气绝了。

    成语出处:邹韬奋《抗战以来・与中央党部交涉的经过》:“尤使我哀痛欲绝的是艰苦忠贞于抗建文化事业的青年干部一个又一个的被拘捕。”

  • 丧明之

    sàng míng zhī tòng

    成语解释:丧明:眼睛失明。
    古代子夏死了儿子,哭瞎眼睛。后指丧子的悲伤。

    成语出处:《礼记・檀弓上》:“子夏丧其子而丧其明。”

  • 深恶

    shēn wù tòng jí

    成语解释:见“深恶痛绝”。

    成语出处:鲁迅《伪自由书・“以夷制夷”》:“揭开了‘以华制华’的黑幕,他们竟有如此的深恶痛嫉,莫非真是太伤了此辈的心么?”

  • 炊臼之

    chuī jiù zhī tòng

    成语解释:比喻丧妻。同“炊臼之戚”。

    成语出处:清・查为仁《莲坡诗话》卷中:“辛丑仲春,余遭炊臼之痛,同人和悼亡诗甚多。”

  • 深恶

    shēn wù tòng dǐ

    成语解释:深:很,十分;恶:厌恶;诋:诋毁。
    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成语出处:郭沫若《沸羹集・今日新文字运动所应取的路向》:“我们对于旧文字,应该不要那么时髦地一概的深恶痛诋。”

  • 楚彻骨

    tòng chǔ chè gǔ

    成语解释:形容痛苦万分。

    成语出处:宋・洪迈《夷坚甲志・神告方》:庖人挥刀误伤指,血落食中,恍惚之际,手若为人所掣,入镬内,痛楚彻骨,号呼欲死。

  • 灼艾分

    zhuó ài fēn tòng

    成语解释:比喻兄弟友爱。

    成语出处:元《宋史・太祖纪》:“太宗尝病亟,帝往视之,亲为灼艾。太宗觉痛,帝亦取艾自炙。”

  • 心伤臆

    tòng xīn shāng yì

    成语解释:形容悲痛到极点。

    成语出处:《后汉书・李固传》:“积敝之后,易致中兴,诚当沛然思惟善道;而论者犹云,方今之事,复同于前。臣伏从山草,痛心伤臆。”

  • 心绝气

    tòng xīn jué qì

    成语解释:形容悲愤到极点。

    成语出处:《晋书・桓温传》:“今寇贼冰消,大事垂定……而横议妄生,成此贝锦,使垂灭之贼复获苏息,所以痛心绝气,悲慨弥深。”

  • 深恶绝

    tòng shēn wù jué

    成语解释:极端痛恨、厌恶。

    成语出处:老舍《四世同堂》二二:“他似乎已痛深恶绝了大哥,因为大哥竟敢公然与冠家为敌,帮着钱默吟和金三爷到冠家叫闹,打架。”

  • 诬丑诋

    tòng wū chǒu dǐ

    成语解释:尽情诬蔑,用很难听的话毁谤。

    成语出处:清・薛福成《庸庵笔记・轶闻・〈盾鼻随闻录〉当毁》:“[汪堃所著《盾鼻随闻录》对]何氏自文安公凌汉以下,并逮其家妇孺,无不痛诬丑诋,至令人不忍观。”

  • 贯心膂

    tòng guàn xīn lǚ

    成语解释:形容悲痛到极点。

    成语出处:宋・陈岩肖《庚溪诗话》卷下:“岩肖之先君光禄,靖康间为京城守御司属官,尝以守御策献之朝,而议者沮之。京城失守,督将士与虏战,遂以身殉国。及归葬日,公为挽诗……岩肖每一读之,痛贯心膂。”

  • 深恶

    shēn wù tòng hèn

    成语解释:深:很,十分;恶:厌恶。
    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成语出处:巴金《谈》:“倘使我对剥削人、压迫人的制度并不深恶痛恨,那么我绝不会写《家》《春》《秋》那样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