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痛的成语

痛的成语(共134个)

  • 无关

    wú guān tòng yǎng

    成语解释:痛痒:比喻切身相关的事。
    指与自身利害没有关系。

    成语出处:清・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任凭这些民贼把他的祖传世产怎样割、怎样卖、怎样送,都当作无关痛痒的么?”

  • 改前非

    tòng gǎi qián fēi

    成语解释:彻底改正以前的错误。痛:彻底、深切地;不能解作“痛苦”。
    非:错误。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2卷:“你痛改前非,我把这所房子与你夫妻两个住下。”

  • 迎头

    yíng tóu tòng jī

    成语解释:迎面给以狠狠地打击。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发财秘诀》第十回:“倘使此辈都是识事务熟兵机之员,外人扰我海疆时,迎头痛击,杀他个片甲不回。”

  • 快快

    tòng tòng kuài kuài

    成语解释:马上,毫不犹豫。尽情。

    成语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依我看来,泰山是五岳之一,既然来到此地,索兴痛痛快快的逛一下子。”

  • 怕痒

    pà tòng pà yǎng

    成语解释:比喻畏首畏尾,顾虑重重。

    成语出处:张英《老年突击队》:“他名叫温成书,因为做事怕痛怕痒,干哈也吞吞吐吐,没有火气,所以大伙把他的名字喊成为‘温吞水’了。”

  • 不痒不

    bù yǎng bù tòng

    成语解释:既不痛也不痒。比喻不中肯,没触及要害,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回:“不痒不痛,浑身上或寒或热;没撩没乱,满腹中又饱又饥。”

  • 快淋漓

    tòng kuài lín lí

    成语解释:形容尽情尽意;非常畅快。淋漓:心情舒畅。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3回:“买了一票砖,害得人家一个痛快淋漓。”

  • 十病九

    shí bìng jiǔ tòng

    成语解释:形容浑身病痛。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回:“如今我的身子是十病九痛的,你二嫂子也是三日好两日不好。”

  • 不可忍

    tòng bù kě rěn

    成语解释:忍:忍耐。
    疼痛或悲痛到极点,以至于忍受不了。

    成语出处:宋・洪迈《夷坚甲志・人生鳖》:“稍久左右噬食,痛不可忍,凡月余而死。”

  • 不如短

    cháng tòng bù rú duǎn tòng

    成语解释:长期痛苦还不如短期痛苦。指果断处事。

    成语出处:梁实秋《腌猪肉》:“他以为长痛不如短痛,离婚是最好的结束。”

  • 医头,脚医脚

    tóu tòng yī tóu , jiǎo tòng yī jiǎo

    成语解释:比喻被动应付,对问题不作根本彻底的解决。

    成语出处:茅盾《清明前后》第一幕:“徒劳而无功,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兄弟一向是坚决反对的!”

  • 好了疮疤忘了

    hǎo le chuāng bā wàng le tòng

    成语解释:比喻情况好转后就忘了过去的困难或失败的教训。

  • 治头,足治足

    tóu tòng zhì tóu , zú tòng zhì zú

    成语解释:比喻只解决具体问题,不深究产生问题的根源。同“头痛灸头,脚痛灸脚”。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与张心斋计不许东虏款贡》:“语曰:‘头痛治头,足痛治足’。今虏祸方中于辽,辽以一镇当全虏之势,病在足之时矣。”

  • 灸头,脚灸脚

    tóu tòng jiǔ tóu , jiǎo tòng jiǔ jiǎo

    成语解释:指针对疼痛的部位治疗,不追究病根。比喻只解决具体问题,不深究产生问题的根源。

    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14回:“今学者亦多来求病根,某向他说头痛灸头,脚痛灸脚,病在这上,只治这上便了,更别求甚病根也。”

  • 黄龙

    huáng lóng tòng yǐn

    成语解释:宋金交战,岳飞曾说要直捣黄龙府,与人痛饮。后遂以“黄龙痛饮”指彻底击败敌人,欢庆胜利。

    成语出处:宋金交战,岳飞曾说要直捣黄龙府,与人痛饮。龚振黄《青岛潮》第十五章:“是以都门学界,纠合学界同志,连络全国人民,黄龙痛饮,岳武穆之是法;马革裹尸,汉伏波之未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