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痛的成语

痛的成语(共134个)

  • 深恶

    shēn wù tòng jí

    成语解释:恶:厌恶;痛:痛恨。
    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下》:“斯可谓之乡愿矣” 宋・朱熹集注:“过门不入而不恨之,以其不见亲就为幸,深恶而痛绝之也。”

  • 入骨髓

    tòng rù gǔ suǐ

    成语解释:痛到骨头里。比喻痛恨或悲伤之极。

    成语出处:《战国策・燕策三》:“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 切肤之

    qiè fū zhī tòng

    成语解释:切肤:切身。
    指与自身关系密切。比喻亲自感觉的痛苦。

    成语出处:明・王守仁《传习录》中卷:“独其切肤之痛,乃有未能然者,辄复云云尔。”

  • 不欲生

    tòng bù yù shēng

    成语解释:悲痛得不想再活下去了。痛:悲痛;欲:想;打算。

    成语出处:宋・吕大钧《吊说》:“其恻怛之心、痛疾之意不欲生。”

  • 哭流涕

    tòng kū liú tì

    成语解释:形容非常伤心地痛哭。痛哭:尽情大哭;涕:眼泪。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

  • 心入骨

    tòng xīn rù gǔ

    成语解释:形容伤心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袁谭传》:“是以智达之士,莫不痛心入骨,伤时人不能相忍也。”

  • 创巨

    chuāng jù tòng shēn

    成语解释:创:创伤。
    伤口大;痛苦深。比喻遭受重大的、令人极其沉痛的损失。

    成语出处:南北 朝 刘义庆《世说新语》:“臣父遭遇无道,创巨痛深,无以仰答明诏。”

  • 仇快

    qīn tòng chóu kuài

    成语解释:仇:敌人;亲:自己人。
    使亲人悲痛;却使敌人高兴。

    成语出处:汉・朱浮《为幽州牧与彭宠书》:“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

  • 西台

    xī tái tòng kū

    成语解释:宋末文天祥抗元失败被害。八年后,谢翱与友人登西台痛哭致祭,并作《登西台恸哭记》以记其事。后用以称亡国之痛。

    成语出处:柳弃疾《怀人诗》之四:“西台痛哭谢晞发,眢井沉书郑亿翁。”

  • 疾首

    jí shǒu tòng xīn

    成语解释:①伤心到时极点。②痛恨到极点。

    成语出处:《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曹海凝墓志》:“民嗟邑主,疾首痛心。”《南史・虞寄传》:“不意将军惑于邪说,翻然异计,寄所以疾首痛心,泣尽继之以血,万全之策,窃为将军惜之。”

  • 额蹙心

    é cù xīn tòng

    成语解释:极度忧愁伤心貌。

    成语出处:明天放道人《〈四声猿〉序》:“《渔阳》意气,泉路难灰,世人假慈悲学大菩萨,而勤王断国之徒,多在涂脂调粉之辈,此文长所为额蹙心痛者乎。”

  • 入心脾

    tòng rù xīn pí

    成语解释:形容悲痛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儒林外史》第四八回:“[女儿]饿到六天上,不能起床,母亲看着,伤心惨目,痛入心脾,也就病倒了。”

  • 额热

    tóu tòng é rè

    成语解释:见“头疼脑热”。

    成语出处: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俺两口儿有些头痛额热,思想你时,见这半个衫儿,便是见您两口儿一般。”

  • 痒相关

    tòng yǎng xiāng guān

    成语解释: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成语出处:明・杨士聪《玉堂荟记》下卷:“外而督抚,内而各部,无一刻不痛痒相关,凡奏书所不能及者。”

  • 不关

    bù guān tòng yǎng

    成语解释:不关:不相干。
    比喻切身相关的事情。与自身的利害没有关系。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回:“这里虽还有两三个老婆子,都是不关痛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