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肤之痛的意思解释
指与自身关系密切。比喻亲自感觉的痛苦。
切肤之痛出处
明・王守仁《传习录》中卷:“独其切肤之痛,乃有未能然者,辄复云云尔。”
切肤之痛用法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比喻感受深切。
切肤之痛例子
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他有着切肤之痛。
切肤之痛正音
“之”,读作“zhī”,不能读作“zī”;“切”,读作“qiè”,不能读作“qiē”。
切肤之痛辨形
“痛”,不能写作“疼”。
切肤之痛歇后语
一头跌到菜刀上 —— 切肤之痛
切肤之痛谜语
动手术 (谜底:切肤之痛)
切肤之痛详细解释
切肤之痛释义
切,接近。“切肤之痛”指与自身密切相关的痛苦。语本《易经・剥卦》。后用“切肤之痛”比喻极为深刻难忘的感受与经验。
切肤之痛典源
《易经・剥卦》
六四,[1],凶。象曰:剥床以肤,[2]灾也。
注解
[1]剥床以肤:床已剥落至表面。肤,指床的表面。
[2]切近:靠近、接近。
切肤之痛典故
“切肤之痛”的“切”意思是靠近、接近,“切肤”就是极为接近人身,可引申为与自身密切相关。《易经・剥卦》有所谓:“剥床以肤,凶。”其释辞云:“剥床以肤,切近灾也。”此处的“肤”原非指人身肌肤,而是喻指床面,整句话的意思是:大床的床体毁损殆尽,已经剥落到床面了,而床面是最接近人身的,这也代表灾害即将迫近。所以当出现剥卦时,便象征著灾害将至,会有凶险。后来“切肤之痛”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比喻与自身密切、能深刻感受到的痛苦,后则用来比喻极为深刻难忘的感受与经验,如《聊斋志异・卷七・冤狱》:“受万罪于公门,竟属切肤之痛。”便是这个意思。今人或误解“切近”之“切”,为“切割”之“切”义。若作切割解,切音qiē,“切肤之痛”就变成指切割肌肤的痛。
切肤之痛书证
- 01.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中・答聂文蔚》:“独其切肤之痛,乃有未能恝然者,辄复云云尔。”
- 02.《聊斋志异・卷七・冤狱》:“受万罪于公门,竟属切肤之痛。”
切肤之痛用法
语义比喻极为深刻难忘的感受与经验。
类别用在“深刻体验”的表述上。
例句
①遭父母遗弃的切肤之痛,令她难以释怀,至今仍心怀怨恨。
②出身寒微的他,对低下阶层百姓的艰苦生活颇有切肤之痛。
③酒后驾车的危险,我曾有切肤之痛,因此怎能眼睁睁看你醉仍上道呢?
④去年台风带来的灾难,全国人民都有切肤之痛,所以今年特别谨慎小心。
⑤他曾被酒醉驾车者撞伤,对此有切肤之痛,所以十分赞成大规模地路检和酒测。
切肤之痛翻译
- 英语 pain of cutting one's body
- 日语 肌(はだ)をさすような苦(くる)しみ。艖(み)にしみる苦痛(くつう)
- 俄语 глубоко прочувствовать
“切肤之痛”的单字解释
- 【切】qiē切qiē用刀从上往下用力:切菜。切除。切磋(本义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引申为在业务、思想各方面互相吸取长处,纠正缺点,如“切切琢磨”)。切qiè密合,贴近:切当(d刵g)。切肤…
- 【肤】fū肤(膚)fū肉体表面的皮:皮肤。肌肤。切肤之痛。体无完肤。表面的,浅薄的:肤浅。肤泛。大:“薄伐猃狁,以奏肤公”(“肤公”即“大功”)。笔画数:8;部首:月;笔顺编号:351111…
- 【之】zhī之zhī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
- 【痛】tòng痛tòng疾病、创伤等引起的难受的感觉:头痛。肚子痛。痛风。痛痒(a.喻疾苦,如“痛痛相关”;b.喻紧要的事,如“不关痛痛”)。悲伤:悲痛。哀痛。痛楚。痛惜。痛不欲生。尽情地,深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