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634个)

  • 一片

    dǎ chéng yī piàn

    成语解释:原指把各种感情或遭遇都看成是同一回事。现多指人与人相互间关系密切;如同一体。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耳听不闻,眼觑不见,苦乐顺道,打成一片。”

  • 独木不

    dú mù bù chéng lín

    成语解释:一棵树成不了森林。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崔骃传》:“盖高树靡阴,独木不林,随时之宜,道贵从凡。”

  • 习惯自然

    xí guàn chéng zì rán

    成语解释:习惯了就成为很自然的事了。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少成若天性,习惯若自然。”

  • 生米做熟饭

    shēng mǐ zuò chéng shú fàn

    成语解释:比喻事情已经做成了,不能再改变。

    成语出处:明・沈受先《三元记・遣妾》:“小姐,如今生米做成熟饭了,又何必如此推阻。”

  • 放下屠刀,立地

    fàng xià tú dāo , lì dì chéng fó

    成语解释: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

    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30卷:“只不迁不贰,是甚力量,便见工夫,佛家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 时无英雄,使竖子

    shí wú yīng xióng , shǐ shù zǐ chéng míng

    成语解释:竖子:小子,有轻蔑之意。
    时代无英雄,使无名之辈成了豪杰。指无能者侥幸得以成名。

    成语出处:《晋书・阮籍传》: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 不以规矩,不能方圆

    bù yǐ guī jǔ , bù néng chéng fāng yuán

    成语解释: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 海不辞水,故能其大

    hǎi bù cí shuǐ , gù néng chéng qí dà

    成语解释:大海不拒绝任何流入它的水,所以能如此深广。比喻积少成多,能容纳就会深广,或指不可小看别人。与“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义同。

    成语出处:管子:“管子曰:『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

    zhǐ yào gōng fū shēn , 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成语解释: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成语出处: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 只要工夫深,铁杵磨

    zhǐ yào gōng fū shēn , 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成语解释:比喻持之以恒,终必有成。功,亦作“工”。同“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成语出处:程树榛《大学时代》第二十五章:“‘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你是个能下功夫的人,有肯动脑筋,自然都能干出个眉目来。”

  • 人不自在,自在不

    chéng rén bù zì zài , zì zài bù chéng rén

    成语解释:人要有成就,必须刻苦努力,不可安逸自在。

    成语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第九卷:“谚云:‘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此言虽浅,然实切至之论,千万勉之。”

  •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其大

    tài shān bù ràng tǔ rǎng , gù néng chéng qí dà

    成语解释:让:推辞,拒绝。
    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成语出处:秦・李斯《上书秦始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其高

    tài shān bù ràng tǔ rǎng , gù néng chéng qí gāo

    成语解释:让:推辞,拒绝。
    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成语出处:清・张岱《岱志》:“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未到泰山者,泰山壁立千丈,不藉寸土,栉沐甚净。”

  • 泰山不辞土壤,故能其高

    tài shān bù cí tǔ rǎng , gù néng chéng qí gāo

    成语解释: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成语出处:太平天国・洪秀全《原道醒世训》:“是以泰山不辞土壤,故能成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 三个臭皮匠,合一个诸葛亮

    sān gè chòu pí jiàng , hé chéng yī gè zhū gě liàng

    成语解释: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
    比喻人多智广。

    成语出处:毛泽东《组织起来》:“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这就是说,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