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蛇的成语

蛇的成语(共123个)

  • 笔走龙

    bǐ zǒu lóng shé

    成语解释:笔一挥动就能呈现出龙蛇舞动的神态。

    成语出处:唐・李白《草书歌行》:“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 打七寸

    dǎ shé dǎ qī cùn

    成语解释:比喻说话做事必须抓住主要环节。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4回:“我也只愿得无事,落得‘河水不洗船’,但做事也要‘打蛇打七寸’才妙。”

  • 强龙不压地头

    qiáng lóng bù yā dì tóu shé

    成语解释:比喻实力强大者也难对付当地的势力。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5回:“你也忒自重了,更不让我远乡之僧--也罢,这正是'强龙不压地头蛇'。”

  • 杯弓

    bēi gōng shé yǐng

    成语解释:①将映在杯中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②也可用来比喻虚幻的实际不存在的东西。也作“弓影杯蛇”。

    成语出处:清・黄遵宪《感事》:“金玦庞凉舍隐痛,杯弓蛇影负奇冤。”

  • 添足

    huà shé tiān zú

    成语解释:画蛇时添上脚。喻指徒劳无益;多此一举。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 打草惊

    dǎ cǎo jīng shé

    成语解释:打草时惊动伏在草中的蛇。原比喻惩治甲方以警告乙方或甲受到打击惩处;使乙感到惊慌。后多比喻行动不慎不严密而惊动对方。

    成语出处:宋・郑文宝《南唐近事》:“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蛇惊。’为好事者口实焉。”

  • 无头不行

    shé wú tóu bù xíng

    成语解释:行:走。
    比喻一个集体没有带头的就行动不起来。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8回:“蛇无头不行,兵无主自乱,大都弃城逃生,各走各路。”

  • 封豕长

    fēng shǐ cháng shé

    成语解释:封:大。
    豕:猪。
    大猪和长蛇。比喻凶暴恶毒的大坏蛋。

    成语出处:左丘明《左传・定公四年》:“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虐始于楚。”

  • 人心不足吞象

    rén xīn bù zú shé tūn xiàng

    成语解释:比喻人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冤家债主》楔子:“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头螳捕蝉。”

  • 一年被咬,三年怕草绳

    yī nián bèi shé yǎo , sān nián pà jǐng shéng

    成语解释: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说到货物,我就没有胆气了。”

  • 一年被咬,十年怕井绳

    yī nián bèi shé yǎo , shí nián pà jǐng shéng

    成语解释: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说到货物,我就没有胆气了。”

  • 一朝被咬,三年怕井绳

    yī zhāo bèi shé yǎo , sān nián pà jǐng shéng

    成语解释:一次被蛇咬了,看见井边断了的绳子也害怕。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头,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也会害怕。

    成语出处:老舍《小坡的生日》:“南星摸着头上的大包,颇有点‘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的神气。”

  • 无头而不行,鸟无翅而不飞

    shé wú tóu ér bù xíng , niǎo wú chì ér bù fēi

    成语解释:比喻失去主导或羽翼,就办不成事情了。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回:当晚二更时分,天色微明,十五个头领,都在寨中纳闷,正是蛇无头而不行,鸟无翅而不飞,嗟咨叹惜,进退无措。

  • 虎头

    hǔ tóu shé wěi

    成语解释:头大像老虎一样;尾巴像蛇一样细。比喻做事有始无终;起初声势很大;后来劲头很小。

    成语出处:元・康进之《李逵负棘》第二折:“则为你两头白面搬兴废,转背言词说是非,这厮狗行狼心,虎头蛇尾。”

  • 骑虎

    wò shé qí hǔ

    成语解释:比喻处境极其险恶。

    成语出处:《魏书・彭城王传》:“兄识高年长,故知有夷险;彦和握蛇骑虎,不觉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