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的成语(共123个)
弓影杯蛇
成语解释:见“弓影浮杯”。
成语出处: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一灯如豆,罗帐低垂,弓影杯蛇,惊神未定。”
蛇影杯弓
成语解释:把酒杯中的弓影当成了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自惊自怕。
成语出处:汉・应劭《风俗通义・世间多有见怪》:“时北壁上有悬赤弩照于杯,形如蛇。宣畏恶之,然不敢不饮。”
为蛇画足
成语解释: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
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二》:“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
杯中蛇影
成语解释:同“杯弓蛇影”。
成语出处:明・程登吉《幼学琼林・鸟兽》:“杯中蛇影,自起猜疑;塞翁失马,难分祸福。龙驹凤雏,晋闵鸿夸吴中陆士龙之异;伏龙凤雏,司马徽称孔明庞士元之奇。”
打草蛇惊
成语解释:见“打草惊蛇”。
成语出处:《景德传灯录・省念禅师》:“问:‘四众围观,师说何法?’师曰:‘打草蛇惊’”
鲸吞蛇噬
成语解释:像鲸鱼和蛇一样吞食。比喻侵吞兼并。
成语出处:清・鲁一同《秦论》:“秦人一出其师以挠山东,诸侯莫能支,鲸吞蛇噬,不及百年,天下席卷而入于秦矣。”
龙屈蛇伸
成语解释: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
成语出处:清・陈恭尹《送雪公归耕苍梧歌》:“毛摧羽落君莫叹,龙屈蛇伸自终古。”
蛇食鲸吞
成语解释:蛇食:像蛇一样吞食。
鲸吞:像鲸一样吞咽。
比喻强者逐步并吞弱者。成语出处:隋・薛道衡《老氏碑》:“天齐地轴之所,蛇食鲸吞;铜陵、玉垒之区,狼顾鸱跱。”
蛇欲吞象
成语解释: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
成语出处:《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战国楚・屈原《天问》:“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行行蛇蚓
成语解释:形容字体如蛇蚓盘绕,难以辨认。
成语出处:《晋书・王羲之传》:“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宋・利登《野农谣》诗:“行行蛇蚓字相续,野农不识何由读?”
一蛇吞象
成语解释:一条蛇想吞吃一条大象。比喻人心不足,贪得无厌。
成语出处:战国・楚・屈原《天问》:“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蛇鼠横行
成语解释:比喻恶人得势、胡作非为。
螳螂捕蛇
成语解释:形容只要方法得当,敢于斗争,以弱制强。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螳螂捕蛇》:“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攧不可去。久之,蛇竟死。”
恶龙不斗地头蛇
成语解释:地头蛇:比喻称霸一方的人。
比喻外来者尽管很厉害,也斗不过本地的恶势力。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七卷:“大官人休说满话!常言道:恶龙不斗地头蛇。”
蝮蛇螫手,壮士解腕
成语解释:手腕被腹蛇咬伤,便立即截断,以免毒液延及全身,危及生命。比喻事到紧要关头,必须下决心当机立断。也比喻牺牲局部,照顾全局。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通二年》:“蝮蛇螫手,壮士解腕。割指亦是其类,乃吉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