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言的成语

言的成语(共931个)

  • yī yán táng

    成语解释:旧时商店表示不二价的匾。现比喻领导缺乏民主作风,独断专行,一个人说了算。

    成语出处: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逐渐不正常,一言堂、个人决定重大问题、个人崇拜、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一类家长制现象,不断滋长。”

  • 敢怒而不敢

    gǎn nù ér bù gǎn yán

    成语解释:心里愤怒而嘴上不敢说。指慑于威胁,胸中愤怒不敢吐露。

    成语出处:唐・杜牧《阿房宫赋》:“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 必信,行必果

    yán bì xìn , xíng bì guǒ

    成语解释: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
    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固执然小人哉!”

  • 既出,驷马难追

    yī yán jì chū , sì mǎ nán zhuī

    成语解释:驷马:古时用四匹马拉一辆车。
    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的车也追不上;形容话已说出口;没法再收回。也作“一言出口;驷马难追”或单作“驷马难追”。

    成语出处:元・李寿卿《伍员吹萧》第三折:“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岂有反悔之理。”

  • 人之将死,其也善

    rén zhī jiāng sǐ , qí yán yě shàn

    成语解释:人到临死,他说的话是真心话,是善意的。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泰伯》:“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 姑妄之,姑妄听之

    gū wàng yán zhī , gū wàng tīng zhī
  • 满怀心腹事,尽在不

    mǎn huái xīn fù shì , jìn zài bù yán zhōng
  • 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yán zhī zhě wú zuì , wén zhī zhě zú yǐ jiè

    成语解释:言者:说话的人;闻者:听话的人;足:足以,值得;戒:警惕。
    指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

    成语出处:《诗经・大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 金玉良

    jīn yù liáng yán

    成语解释:金、玉:比喻十分珍贵。
    良言:好话。
    比喻宝贵的劝告或教诲。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小姐金玉之言,小生一一铭之肺腑。”

  • 行一致

    yán xíng yī zhì

    成语解释:说的和做的一样。形容人表里如一。

    成语出处:宋・赵善璙《自警篇・诚实》:“自此言行一致,表里相应,遇事坦然,常有余裕。”

  • 观色

    chá yán guān sè

    成语解释:察;观:仔细看;言:话;色:脸色。
    琢磨别人说的话;观察人的脸色。以揣度对方的心意。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 乱语

    hú yán luàn yǔ

    成语解释: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

    成语出处:元・郑光祖《刍梅香》第二折:“你省可里胡言乱语。”

  • 慎行

    jǐn yán shèn xíng

    成语解释:谨:小心;慎:谨慎。
    小心谨慎地说话、做事。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缁衣》:“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敝,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

  • 交浅

    jiāo qiǎn yán shēn

    成语解释:跟交情浅的人谈心里话。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四》:“夫望人而笑,是和也;言而不称师,是庸说也;交浅而言深,是忠也。”

  • 偾事

    yī yán fèn shì

    成语解释:偾:跌倒,败坏。
    一句话说得不好,会把事情搞坏。

    成语出处:《礼记・大学》: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家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