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名的成语

名的成语(共449个)

  • 责实循

    zé shí xún míng

    成语解释:按其名而求其实。

    成语出处:唐・元稹《戒励风俗德音》:“自非责实循名,不能彰善瘅恶。”

  • 拾紫

    diào míng shí zǐ

    成语解释:钓:捞取;紫:指贵官的印绶或服饰的颜色。
    比喻运用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和官职。

    成语出处:唐・骆宾王《叙寄员半千》:钓名劳拾紫,隐迹自谈玄。

  • 鼎鼎有

    dǐng dǐng yǒu míng

    成语解释:鼎鼎:盛大的样子。
    非常有名。

    成语出处:宋・陆游《岁晚书怀》:“残岁堂堂去,新春鼎鼎来。”

  • 隐迹埋

    yǐn jì mái míng

    成语解释:隐藏行踪、埋没名姓以求不使人知。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二折:“或有山间林下,怀才抱德,隐迹埋名。”

  • 核实

    xún míng hé shí

    成语解释:犹言循名责实。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答浙江吴巡抚》:“明主在上,方翕受敷施,循名核实,以兴太平之治。”

  • 利双收

    míng lì shuāng shōu

    成语解释:既得名声,又获利益。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4回:“但愿吾兄从此一帆风顺,升官发财,各式事情都在此中生发,真是名利双收,再好没有。”

  • 士风流

    míng shì fēng liú

    成语解释:名士的风度和习气。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方术传论》:“汉世之所谓名士者,其风流可知矣。”

  • 英雄

    wú míng yīng xióng

    成语解释:姓名不为世人所知的英雄人物。

    成语出处: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绪言》:“诚以他日救此一方民者,必当赖将来无名之英雄也。”

  • 斗方

    dǒu fāng míng shì

    成语解释:斗方:一二尺见方的诗幅或书画页;名士:知名而未出仕的人。
    好在斗方上写诗或作画以标榜的“名士”。旧指冒充风雅的人。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那一班斗方名士,结识了两个报馆主笔,天天弄些诗去登报,要借此博个诗翁的名色。”

  • 道姓

    zhǐ míng dào xìng

    成语解释:指出别人的名字和姓氏。

    成语出处:张天民《创业》:“华程继续指名道姓地批评,毫不容情。”

  • 不如见面

    wén míng bù rú jiàn miàn

    成语解释:只听名声不如见面更能了解。

    成语出处:《北史・列女传》:“吾闻闻名不如见面,小人未见礼教,何足责哉。”

  • 莫可

    mò kě míng zhuàng

    成语解释:名:用言语说出;状:描绘,形容。
    不能用言语来形容。指事物极复杂微妙,无法描述。

    成语出处:明・刘基《松风阁记》:“草虫鸣切切,乍大乍小,若远若近,莫可名状。”

  • 其妙

    mò míng qí miào

    成语解释:莫:没有什么人;名:表达;说出。
    没有人能够说出其中的奥妙。形容事情奇怪;不合常理。

    成语出处:清・宣鼎《夜雨秋灯录・陬邑官亲》:“及进西瓜汤,饮兰雪茶,莫名其妙。”

  • 孽火

    wú míng niè huǒ

    成语解释:名:称呼;孽:邪。
    说不出的邪火。指极大的怒气。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那里我一把无名孽火,从脚跟下直透顶门,只得碍着众亲友不好动粗。”

  • 哗世取

    huá shì qǔ míng

    成语解释:用浮夸的言行使世人兴奋激动,博取虚名。

    成语出处:宋・陆游《除宝谟阁待制谢表》:“窃慕隐居求志之风,尤耻哗世取名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