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的成语(共449个)
名满天下
成语解释:天下闻名。形容名声极大。
成语出处:先秦・管仲《管子・白心》:“名满于天下,不若其已也。”
钓名沽誉
成语解释:钓:用饵引鱼上钩,比喻骗取;沽:买。
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成语出处:《管子・法法》:“钓名之人,无贤士焉。”《后汉书・逸民传序》:“彼虽硁硁有类沽名者。”
吊誉沽名
成语解释:沽:买;钓:用饵引鱼上钩,比喻骗取。
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成语出处:《管子・法法》:“钓名之人,无贤士焉。《后汉书・逸民传序》:“彼虽硁硁有类沽名者。”
以名取士
成语解释:名:名声;取:取用。
依据名望的高低作为选用人才的标准。成语出处:《邓析子・无厚篇》:何谓三累:惟亲所信,一累。以名取士,二累。近故亲疏,三累。
徒有虚名
成语解释:空有名望。指有名无实。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却说司马懿回到寨中,使人打听是何将引兵守街亭。回报曰:‘乃马良之弟马谡也。’懿笑曰:‘徒有虚名,乃庸才耳!’”
无名小卒
成语解释:卒:士兵。
不出名的小兵。指没有名气不受重视的小人物。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1回:“只见城内一将飞马引军而出,大喝:‘魏延无名小卒,安敢造乱!’”
冒名顶替
成语解释:冒:冒充。
冒用别人的名义去做某事或窃取他人的权利。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5回:“你走了便也罢,却怎么绑些柳树在此,冒名顶替?”
争名夺利
成语解释:争夺名位和利益。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一回:“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
循名课实
成语解释:犹言循名责实。
成语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章表》:“章以造阙,风矩应明;表以致禁,骨采宜耀,循名课实,以章为本者也。”
举世闻名
成语解释:举:全。
全世界都听到名声。形容知名度很高。成语出处: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卷七・杂艺》:“王逸少风流才士,萧散名人。举世但知其书,翻以能自蔽也。”
实至名归
成语解释:实:实际的成就;至:达到;名:名誉;归:到来。
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5回:“敦伦修行,终受当事之知;实至名归,反作终身之玷。”
更姓改名
成语解释:更:改变。
指改换原来的姓名。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自此更姓改名,削发披淄去了。”
名胜古迹
成语解释:风景优美和有古代遗迹的著名的地方。
成语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45章:“首都所有的名胜古迹都去了两次以上。”
功名富贵
成语解释:指升官发财。
成语出处:唐・李白《江上吟》:“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明・洪应明《菜根谭・应酬》:“功名富贵,直从灭处观究竟,则贪恋自轻;横逆困穷,直从起处究由来,则怨尤自息。”
名垂青史
成语解释:垂:流传;青史:历史黄籍;古代在青皮竹简上刻记大事;故史书把历史称为“青史”。
姓名和功绩在历史典籍中流传下来。成语出处:清・卓尔堪《序》:“死事者名垂青史,固无论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