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先的成语

先的成语(共183个)

  • 发制人

    xiān fā zhì rén

    成语解释:发:开始行动;制:制服。
    指争取主动;先动手来制服对方。现泛指先下手争取主动。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项籍传》:“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 声后实

    xiān shēng hòu shí

    成语解释:声:声势;实:实力。
    比喻先用声势挫折敌方士气,然后交战。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此之谓也。”

  • 遥遥领

    yáo yáo lǐng xiān

    成语解释:遥遥:远远;很远。
    远远地走在人家的前面。

    成语出处:罗来勇《世界在他们眼前展开》:“我们的声誉就是实力——遥遥领先的技术和工艺。”

  • xiān jué xiān zhī

    成语解释:觉:明白;知:认识。
    指对事物发展的认识早于一般人。

    成语出处:宋・陈亮《谢陈同知启》:“古心古貌,读前辈未见之书;先觉先知,得累圣不传之学。”

  • xiān shèng xiān shī

    成语解释:旧时尊称孔子;也称周公和孔子或孔子和颜渊。

    成语出处:《礼记・文王世子》:“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

  • 事虑事

    xiān shì lǜ shì

    成语解释:虑:思考,谋划。
    在做事之前就作好计划。

    成语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大略》:“先事虑事,谓之捷,捷则事忧成。”

  • 人夺人

    xiān rén duó rén

    成语解释:夺:争取。
    先于别人去夺取别人的心。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文公七年》:“赵盾曰:‘先人有夺人之心,军之善谋也。’”

  • 启后

    chéng xiān qǐ hòu

    成语解释:继承前代的,启发后代的。

    成语出处:清・王昶《湖海诗传・尹继善》:“文端公历任封疆,晚归台阁,岁历五十馀载,承先启后,三代平章。”

  • 公后私

    xiān gōng hòu sī

    成语解释:先以公事为重,然后考虑私事。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忧公忘私者必不然,但先公后私即自办也。”

  • 恐后争

    kǒng hòu zhēng xiān

    成语解释:指害怕落后,追求上进。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8回:“他却横冲直撞,恐后争先。”

  • 意在笔

    yì zài bǐ xiān

    成语解释:指构思成熟;然后下笔。

    成语出处: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意在笔前,然后作序。”

  • 直木

    zhí mù xiān fá

    成语解释:直:挺直。
    挺直成材的树木,最先被砍伐。比喻有才能的人会遭到迫害。亦作“直木必伐”。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山木》:“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于患。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 近水楼台得月

    jìn shuǐ lóu tái xiān dé yuè

    成语解释: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比喻由于近便而获得优先的机会。

    成语出处:宋・俞文豹《清夜录》:“范文正公镇钱唐,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公即荐之。”

  • 夯雀

    bèn què xiān fēi

    成语解释:夯:同“笨”,愚钝;雀:山雀,麻雀。
    比喻天资不好的人做事比别人先动手。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7回:“咱们家没人,俗语说的,‘夯雀儿先飞’,省的临时丢三落四的不齐全,令人笑话。”

  • 恶人告状

    è rén xiān gào zhuàng

    成语解释:指坏人或理亏的人抢先诉说或歪曲事实。

    成语出处:鲁迅《两地书》:“经我强硬的答复,没法对付,便用最终的毒计,就是以退为进,先发制人,亦即所谓‘恶人先告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