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恐后争先
kǒnghòuzhēngxiān

恐后争先

拼音
kǒng hòu zhēng xiān
注音
ㄎㄨㄥˇ ㄏㄡˋ ㄓㄥ ㄒㄧㄢ
情感
中性成语
繁体
恐後爭先
近义词
争先恐后

恐后争先的意思解释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进。

恐后争先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8回:“他却横冲直撞,恐后争先。”

恐后争先用法

作谓语;指上进心很强。

恐后争先例子

纸鸢们也欢喜太阳:一个个恐后争先,争先恐后,不断努力,飞扬,向上。郭沫若《女神·心灯》

恐后争先详细解释

恐后争先释义

即“争先恐后”。见“争先恐后”条。

恐后争先典故

此处所列为“争先恐后”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争先恐后”系由“争先”及“恐后”二语组合而成。 “争先”是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提到晋国与楚国争执于歃血盟誓的先后。晋国人认为:晋国一向是诸侯的盟主,从来没有其他国家在晋国之前歃血的。楚国人认为:晋国和楚国的地位是对等的,如果让晋国一直在先,这就是楚国比晋国弱小了。而且晋国、楚国交换著主持诸侯的结盟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怎能说晋国一直是盟主呢?因双方争执不下,于是叔向对赵孟(二人均为晋国臣子)说:“诸侯是归服于晋国的德行,不是归服于晋国是否主持盟会。你致力于修明德行,不要去争抢歃血的先后。诸侯结盟,小国本就应有一个出来负责结盟诸种事物的,此次就让楚国做为晋国的小国,不也可以吗?”因此就让楚国先歃血。 “恐后”是出自于《汉书・卷一四・诸侯王表》,内容是说王莽在西汉末年时,已察知汉朝即将走到尽头,国力衰微,因而心生贪念,以外戚的权势,作威作福,行使命令。其他的诸侯王看到这样的局势,都纷纷向王莽致上最敬礼,争相奉上印玺,惟恐落于他人之后,有的则歌颂王莽的功德,极尽谄媚,真是令人感到悲哀!后来这两个典源被合用成“争先恐后”,指竞相争先,惟恐落后。

恐后争先书证

  • 01.《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八回:“况且他跑的又一点没有规矩,不似上海只靠左边走,便没有碰撞之虞;他却横冲直撞,恐后争先。”

恐后争先翻译

  1. 英语 fall over each other(fall over one another)

“恐后争先”的单字解释

  • 】kǒng
    恐kǒng害怕,畏惧:恐惧。恐怖。恐慌。惊恐。有恃无恐。恫吓(h?):恐吓(h?)。疑虑:恐怕。恐不能成功。笔画数:10;部首:心;笔顺编号:1213544544
  • 】hòu
    后(③后⑥後)hòu上古称君主:商之先后(先王)。帝王的妻子:皇后。太后。指空间在背面,反面的,与“前”相对:后窗户。后面。后学。后缀。后进。时间较晚,与“先”相对:日后。后福。后…
  • 】zhēng
    争zhēng力求获得,互不相让:争夺。竞争。争长论短。力求实现:争取。争气。争胜。方言,差,欠:总数还争多少?怎么,如何(多见于诗、词、曲):争不。争知。争奈。让笔画数:6;部首:…
  • 】xiān
    先xiān时间在前的,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先前。先期。原先。先驱。先河(中国古代帝王先祭黄河,后祭海,以河为海的本源,后称倡导在先的事物)。先觉(jue)。先见之明。先发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