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先的成语

先的成语(共183个)

  • 道学

    dào xué xiān shēng

    成语解释:指思想、作风特别迂腐的读书人。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仲友喜的是俊爽名流,恼的是道学先生。”

  • 豁达

    huò dá xiān shēng

    成语解释:指人心胸坦荡,头脑清醒。

    成语出处:《子不语》:“此处向不平静,自豁达先生过后,永无为祟者。”

  • jí xiān fēng

    成语解释:比喻冲锋在前或积极领头的人。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三回:“为是他性急,撮盐入火,为国家面上,只要争气,当先厮杀,以此人都叫他做急先锋。”

  • 入瓮

    qǐng xiān rù wèng

    成语解释:谓请先受审认罪。

    成语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则说老夫请先入瓮。”

  • 不乏

    bù fá xiān lì

    成语解释:有不少从前的事可以作为例子。

    成语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四卷第14章:“明末起义首领中一向重视养子,而且以养子继承皇位的事在五代不乏先例。”

  • 自隗始

    xiān zì wěi shǐ

    成语解释:隗:指战国燕人郭隗;始:开始。
    以先任用我郭隗为开端。表示自我推荐。

    成语出处:《战国策・燕策一》:“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

  • 得我心

    xiān dé wǒ xīn

    成语解释:得:适合,契合。
    比喻别人先说出了自己心里想说的话。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告子上》:“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 获我心

    xiān huò wǒ xīn

    成语解释:比喻别人先说出了自己心里想说的话。

  • 着人

    zhuó rén xiān biān

    成语解释:比喻做事情比别人抢先一步。

    成语出处:《晋书・刘琨传》:“与范阳祖逖为友。闻逖被用,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着鞭。’”

  • 辨淄渑

    xiān biàn zī miǎn

    成语解释:淄渑:山东水名,二水味道不同,合流后不易分辨。
    事先辨别二水的味道。比喻物极必反其源。

    成语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仲尼》:“口将爽者,先辨淄渑。”

  • 正人正己

    zhèng rén xiān zhèng jǐ

    成语解释:正:正直,公正。
    要让别人做到公平正直就必须自己先做到。

    成语出处:王朔《永失我爱》:“这也就是我自个,换别人这样儿我也早急了,要不怎么说正人先正己上梁不正下梁歪。”

  • 斩后闻

    xiān zhǎn hòu wén

    成语解释:原指臣子先把人处决了,然后再报告帝王。现比喻未经请示就先做了某事,造成既成事实,然后再向上级报告。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十探子》第三折:“今奉圣人的命,敕赐势剑金牌,教小官便宜行事,先斩后闻。”

  • 以快

    yǐ kuài xiān dǔ

    成语解释:犹言先睹为快。语本唐韩愈《与少室李拾遗书》:“朝廷之士,引颈东望,若景星凤皇之始见也,争先睹之为快。
    ”。

    成语出处:语出唐・韩愈《与少室李拾遗书》:“朝廷之士,引颈东望,若景星凤皇之始见也,争先睹之为快。”

  • 意承志

    xiān yì chéng zhì

    成语解释:指孝子不等父母开口就能顺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人意,谄媚逢迎。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祭义》:“君子之所为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于道。”

  • 有约在

    yǒu yuē zài xiān

    成语解释:已经约定好了。指事情的处理方案已事先定好。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老夫人,这事本已有约在先,况兼孩儿又执意定要嫁她,也是他的缘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