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的成语(共183个)
礼先一饭
成语解释:见“礼先壹饭”。
成语出处:清・钱谦益《答王于一秀才论人》:“以仆礼先一饭,为识路之老马。”
开路先锋
成语解释:原指军队中的先行分队;他们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为后行的大部队创造行军作战的条件。后泛指行动、事业的先行者、带头人。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卷:“你只把(弹弓)背在身上,一路虽然抵不得万马千军,大约也算得一个开路的先锋,保镖的壮士。”
先睹为快
成语解释:睹:看见。
以能尽量早看到为快乐。形容急切盼望看到。成语出处:唐・韩愈《与少室李拾遗书》:“朝廷之士,引颈东望,若景星凤凰之始见也,争先睹之为快。”
未卜先知
成语解释:测知未来的吉凶祸福;这是一种迷信行为。形容有预见。卜:占卜;算卦。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桃花女破法嫁周公》第三折:“卖弄杀《周易》阴阳谁似你,还有个未卜先知意。”
先驱蝼蚁
成语解释:蝼蚁:蝼蛄和蚂蚁。
自己先死埋葬地下,为别人驱除蝼蚁。比喻效命于人,不惜先死。成语出处:《战国策・楚策》:“臣入则编席,出则陪乘。大王万岁千秋之后,愿得以身试黄泉,蓐蝼蚁。”
先难后获
成语解释:难:艰难,劳苦;获:收获。
先付出劳动然后再取得收获。比喻不坐享其成。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雍也》:“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先我着鞭
成语解释:着:下。
比喻快走一步,占先。成语出处:《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着鞭耳。”
躬先士卒
成语解释:犹身先士卒。
成语出处:唐・张说《为河内郡王武懿宗平冀州贼契丹等露布》:“誓将首冒锋刀,躬先士卒,上假神兵之威,下定鬼方之罪。”
身先士卒
成语解释:指作战时将帅亲自冲在士兵的前面;奋勇杀敌。现多用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的前面。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
争先恐后
成语解释: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成语出处:明・屠勋《屠康僖公集・重建陡门桥记》:“匪公帑而乐施者争先恐后。”
先入为主
成语解释:指先听进的话或先获得的印象;往往在头脑中占主导地位;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见时;就不容易接受。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息夫躬传》:“唯陛下观览古戒,反覆参考,无以先入之语为主。”
望秋先零
成语解释:零:凋零。
望见秋天将到就先凋零了。比喻体质弱,经不起风霜。也比喻未老先衰。成语出处:晋・顾恺之《家传》:“臣蒲柳之质,望秋先零。”
坌鸟先飞
成语解释:比喻能力差的人做事时,怕赶不上别人,抢先动手。多用作谦词。同“笨鸟先飞”。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一折:“[三末云]:二哥,你得了官也。我和你有个比喻,我似那灵禽在后,你这等坌鸟先飞。”
先来后到
成语解释:指按照来到的先后早晚而确定次序;受到优惠。
成语出处:宋・梅尧臣《宛陵文集》:“何作嗟迟疾,从来有后先,所期皆一到,我到尔应还。”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成语解释: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成语出处:林占财《森林中的远征》:“是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自古以来用兵的老规矩,你们没有粮食怎么走这么远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