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245个)

  • 精益

    jīng yì qiú jīng

    成语解释:精:完美;益:更加。
    已经十分美好了;还要求更加美好。指对某种技能或学术的追求很高;没有止境。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宋・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 美益

    měi yì qiú měi

    成语解释:益:更。
    美上更加求美。

    成语出处:清・陈天华《警世钟》:“一切陆军、海军、政治、工艺,无不美益求美,精益求精。”

  • 新益

    xīn yì qiú xīn

    成语解释:已经新了,还要求更新。

    成语出处:清・王韬《练水师》:“西国船制,日有变更,精益求精,新益求新。”

  • 甚解

    bù qiú shèn jiě

    成语解释:甚:很;解:了解;理解。
    原指读书时不求深入;只求了解一个大概。现多指学习、办事等不认真;不求深入了解。

    成语出处:晋・陶潜《五柳先生传》:“不慕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 闻达

    bù qiú wén dá

    成语解释:闻:有名望;达:显达。
    不追求名誉和地位。

    成语出处:三国・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 诸己

    fǎn qiú zhū jǐ

    成语解释:诸;之于的合音;反过来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或对自己提出要求。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公孙丑上》:“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 人不如

    qiú rén bù rú qiú jǐ

    成语解释:仰求别人,不如自己努力。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文子・上德》:“怨人不如自怨,求诸人不如求之己。”

  • 七年之病,三年之艾

    qī nián zhī bìng , qiú sān nián zhī ài

    成语解释: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 死中

    sǐ zhōng qiú shēng

    成语解释:在极危险的境地中努力挣扎以求生路。

    成语出处:《后汉书・公孙述传》:“述谓延岑曰:‘事当奈何?’岑曰:‘男儿当死中求生,可坐穷乎?’”

  • 死里

    sǐ lǐ qiú shēng

    成语解释:同“死中求生”。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合我师傅父女两人,费了无限精神,成全得我转祸为福,死里求生,重归故里。”

  • 以屈

    yǐ qū qiú shēn

    成语解释:屈:弯曲;伸:伸直伸展。
    用弯曲来求得向前伸展。比喻以退为进的策略。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

  • 实事

    shí shì qiú shì

    成语解释:实事:客观事物;求:研究。
    是:事物内部的规律性。
    指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 无路

    wú lù qiú shēng

    成语解释:指没有活路。

    成语出处:《新五代史・唐家人传》:吾不忍见王,王若无路求生,当踣面以俟。

  • 夤缘

    yín yuán qiú jìn

    成语解释:拉拢关系,攀附权贵,以求高升。

    成语出处:《金史・邓俨传》:初,俨致仕复夤缘求进,上问左右:‘邓俨可复用乎?’平章政事完颜守贞曰:‘俨有才力,第以谋身为心。’

  • 引年退

    yǐn nián qiú tuì

    成语解释:引年:自陈年老。
    自陈年老,请求退休。

    成语出处:《金史・完颜守道传》:“今引年求退,甚得宰相体,然未得代卿者,以是难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