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在中间的成语(共245个)
溯流求源
成语解释:同“溯流穷源”。
成语出处:《元史・隐逸传・杜瑛》:“夫善始者未必善终,今不能溯流求源,明法正俗,育材兴化。”
诛求无厌
成语解释:指勒索、榨取;没有满足的时候。厌:满足。
成语出处:《元史・乌古孙泽传》:“湖广平章政事要来木贪纵淫虐,诛求无厌。”
舍本求末
成语解释:舍:舍弃;求:追求。
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成语出处:《关尹子・一宇》:“殊不知舍源求流,无时得源。舍本求末,无时得本。”
刻舟求剑
成语解释:舟:船;求:寻找;寻求。
在船上刻记号;寻找失落水中的剑。比喻办事方法不对头;死守教条;拘泥固执;不知道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化。成语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敛怨求媚
成语解释:谓因向上献媚,不顾人民怨恨而征收钱物。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元年》:“节度使非能男耕女织,必取之于人,敛怨求媚,不可长也。”
病急乱求医
成语解释:病情危急不审医术好坏就去就诊。比喻事势危急盲目求援。
成语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7章:“他真是病急乱求医!”
委曲求全
成语解释:勉强地去将就别人;以求得保全。也形容为顾全大局而做出忍让的姿态。委曲:曲意迁就。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滁州谢上表》:“知臣幸逢主圣而敢危言,悯臣不顾身微而当众怨,始终爱惜,委曲求全。”
见弹求鹗
成语解释:见“见弹求鸮”。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辛未会试程策》:“是以见弹求鹗,或欲速而不达;投珠抵鹊,或见小而妨大。”
拜鬼求神
成语解释:拜:叩拜,指下跪叩头,打躬作揖。
向鬼神叩拜祈祷,求其保佑。成语出处:唐・王建《三台》诗:“扬州桥边小妇,长于市里商人,三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
急于求成
成语解释:急:急切地。
急着要取得成功。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二都督道:‘急切不得下手!’”
有求必应
成语解释:只要有人请求;就一定答应。形容容易答应人的请求;好说话。
成语出处:唐・李煙《妒神颂》:“所求必应,高山仰止。”
卖国求荣
成语解释:荣:荣华富贵。
指出卖国家利益谋取个人荣华富贵。成语出处:宋・洪迈《容斋续笔・朱温之事》:“苏循及其子楷,自谓有功于梁,当不擢用。全忠薄其为人,以其为唐鸱枭,卖国求利,勒循致仕,斥楷归田里。”
杀妻求将
成语解释:春秋时,吴起杀掉妻子以求得到鲁国的信任和重用。比喻为了追求名利而不惜做灭绝人性的事。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问舍求田
成语解释:只知道置产业。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登传》:“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
未明求衣
成语解释:天没有亮就穿衣起床。形容勤于政事。
成语出处:唐・姚思廉《梁书・顾协传》:“伏惟陛下未明求衣,思贤如渴,爰发明诏,各举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