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245个)

  • 有功,但无过

    bù qiú yǒu gōng , dàn qiú wú guò

    成语解释:不要求立功,只希望没有错误。

    成语出处:《中国现在记》第二回:“总而言之,一句话,现在的情形,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 生不得,死不能

    qiú shēng bù dé , qiú sǐ bù néng

    成语解释:想死死不了,想活活不了。形容处境十分艰难。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37回:“此时慕政弄得没法,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 不得已而其次

    bù dé yǐ ér qiú qí cì

    成语解释:次:差一点。
    没有别的办法,只好用差一些的或次品来凑合。

    成语出处:曹靖华《叹往昔,独木桥头徘徊无终期!》:“凡事往往不得已而求其次。‘鸿沟’上没有‘桥梁’,只好‘绕道东京’了。”

  • 生不生,死不死

    qiú shēng bù shēng , qiú sǐ bù sǐ

    成语解释:想死死不了,想活活不了。形容处境十分艰难。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此间管营、差拨十分害人,只是要诈人钱物。……若是无钱,将你撇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

  • 生不能,死不得

    qiú shēng bù néng , qiú sǐ bù dé

    成语解释:想死死不了,想活活不了。形容处境十分艰难。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34回:“屡次要寻自尽,无奈众人日夜提防,真是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 嘤其鸣矣,其友声

    yīng qí míng yǐ , qiú qí yǒu shēng

    成语解释:嘤:鸟鸣声。
    鸟儿在嘤嘤地鸣叫,寻求同伴的应声。比喻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伐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

  • 却行

    què xíng qiú qián

    成语解释:语本《韩诗外传》卷五:“夫明镜者所以照形也,往古者所以知今也。
    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袭蹈其所以安存者,则无异乎却行而求逮于前人也。”后因以“却行求前”谓以倒退求前进,比喻方法不对,因而不可能达到目的。

    成语出处:语出《韩诗外传》卷五:“夫明镜者所以照形也,往古者所以知今也。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袭蹈其所以安存者,则无异乎却行而求逮于前人也。”

  • 死地

    sǐ dì qiú shēng

    成语解释:求:寻取。
    指在极其危险的境地中求取生存。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赵孇传》:“士贵建功立名节,今虽众寡不敌,男子当死地求生,徒惧无益也。”

  • 居无

    jū wú qiú ān

    成语解释:指不去一心追求安适舒服的居所。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 食不

    shí bù qiú bǎo

    成语解释:饱:吃足。
    饮食不要求饱,指饮食要有节制。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盖宽饶传》:“宽饶居不求安,食不求饱,进有忧国之心,退有死节之义。”

  • 挟冰

    xié bīng qiú wēn

    成语解释:挟:夹持。
    比喻行动跟目的截然相反,事情根本没有成功的可能。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高柔传》:“何异挟冰求温,抱炭希凉者哉!”

  • 蠖屈

    huò qū qiú shēn

    成语解释:蠖:昆虫名,行时屈伸其体。
    比喻人不遇时,则屈身求隐,待来日再展宏图。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

  • 炫玉

    xuàn yù qiú shòu

    成语解释:自诩有才,以求施展。

    成语出处: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三卷:“求教于愚人是问道于盲;枉道以干主是炫玉求售。”

  • 暗室

    àn shì qiú wù

    成语解释:在没有光亮的房间寻找东西。比喻读书不得要领,难见成效。

    成语出处:《朱子语类辑略・总论为学之方》:“如暗室求物,把火来便照见;若只管去摸索,费尽心力,只是搜索不见。”

  • 寝寐

    qǐn mèi qiú xián

    成语解释:寝寐:躺在床上睡觉。
    连睡觉做梦都在寻求贤人。形容求贤若渴。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5回:“十月初二日,内阁奉上谕:‘朕承祖宗鸿业,寝寐求贤,以贤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