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在中间的成语(共204个)
凿空取办
成语解释:谓巧立名目,勒索榨取。
成语出处:宋・俞文豹《吹剑录》:“薛寺正季宣谓州县凿空取办,虽有奉法吏,欲宽弛而不得骋。”宋・丘珂《愧郯录・作邑之制》:“间有赋人实窄,凿空取办,郡县不相通融,鲜不受督趣。”
搴旗取将
成语解释:拔取敌旗,斩杀敌将。形容勇猛善战。
成语出处:《吴子・料敌》:“然则一军之中必有虎贲之士,力轻抗鼎,足轻戎马,搴旗取将,必有能者。”
强取豪夺
成语解释:凭强力或权势夺取。
成语出处:周立波《山乡巨变》下卷:“‘这叫强取豪夺。’谢庆元嘶声地说。”
偷奸取巧
成语解释:用投机取巧的办法不付出力气而得到好处。
骊龙颌下取明珠
成语解释:骊龙:黑色的龙;颌:下巴。
在黑龙的下巴底下掏取明珠。比喻冒险贪求,自取其祸。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列御寇》:取石来锻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
两害相较取其轻
成语解释:把两项祸事进行比较,选取其中较轻的一项。
成语出处:章炳麟《答某书》:盖闻两害相较,则取其轻,与其使察、绥两省,同为日有,不如以一省付之共党之为害轻也。
两害相权取其轻
成语解释:权,衡量。取,选择。轻,指为害较小者。形容处理事情时,先衡量轻重得失,再选择伤害较小的方法去做。
攻无不取,战无不胜
成语解释: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
成语出处:《战国策・秦策二》:“是知秦战未尝不胜,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也。”
人弃我取,人取我予
成语解释:原指商人廉价收买滞销物品,待涨价卖出以获取厚利。后用来表示不跟别人争,仍然有好处。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当魏文侯时,李克务尽地力,而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一着权在手,看取令行时
成语解释:一旦掌了权,就发号施令,指手画脚。
成语出处:唐・高仲武《中兴闲气集》卷上:一朝权入手,看取令行时。
舍身取义
成语解释:舍:舍弃;身:生命;取:求取;义;正义。
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舍近取远
成语解释:舍去近处的,选取远处的。形容做事走弯路。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离娄上》:“道在迩而求诸远。”《后汉书・臧宫传》: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
人取我与
成语解释:取:拿;与:给。
指商人囤积物资,待时出售以获厚利。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当魏文侯时,李克务尽地力,而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逆取顺守
成语解释:逆:背叛;顺:合理。
背叛国君夺取天下,遵循常理治理国家。成语出处:《汉书・陆贾传》:“且汤武逆而以取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
舍生取谊
成语解释:舍生:舍弃生命;取:求取。
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叙传上》:“保身遗名,民之表兮。舍生取谊,亦道用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