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204个)

  • 予求

    yú qǔ yú qiú

    成语解释:予:我。
    原指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财物)。后指任意索取。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七年》:“唯我知女,女专利而不厌,予取予求,不女疵瑕也。”

  • 予夺

    yú qǔ yú duó

    成语解释:见“予取予携”。

    成语出处:秦牧《拳头海岸》:“许多被目为可以予取予夺地得到财富的海岸,一处处都伸出了拳头来,变成了‘拳头海岸’。”

  • 予携

    yú qǔ yú xié

    成语解释:从我处掠取。

    成语出处:梁启超《克林威尔传》第五章:“今且冻饿委沟壑,所馀更何长物之与有?予取予携,公等自为之!”

  • 舍短

    shě duǎn qǔ cháng

    成语解释:短:短处,缺点;长:长处,优点。
    不计较别人缺点,取其长处,予以录用。

    成语出处:《汉书・艺文志》:“若能修六艺之术,而观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

  • 去粗

    qù cū qǔ jīng

    成语解释:除去杂质,留取精华。

    成语出处:毛泽东《实践论》:“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

  • 偷合

    tōu hé qǔ róng

    成语解释:奉承迎合别人,使自己能苟且地生活下去。同“偷合苟容”。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论》:“偷合取容,以至圽身。”

  • 所需

    gè qǔ suǒ xū

    成语解释:各自选取自己所需要的。

    成语出处:巴金《在尼斯》:“读者们不是一块铁板,他们有各人的看法,他们是‘各取所需’。”

  • 君子爱财,之有道

    jūn zǐ ài cái , qǔ zhī yǒu dào

    成语解释:君子:有才德的人。
    君子喜欢正道得到的财物,不要不义之财。

    成语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该当你老夫子的,自然当仁不让。”

  • 只可智,不可力敌

    zhǐ kě zhì qǔ , bù kě lì dí

    成语解释:敌:抵挡,抵抗。
    只能用智谋取胜,不能以实力相拼。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21卷:“钱镠与二钟商议道:‘我兵少,贼兵多,只可智取,不可力敌,宜出奇兵应之。’”

  • 强自

    qiáng zì qǔ zhù

    成语解释:谓物性过硬则反易折断。

    成语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劝学》:“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 将欲之,必姑与之

    jiāng yù qǔ zhī , bì gū yǔ zhī

    成语解释:姑:暂且。
    要想夺取他一些什么,得先给予他一些什么。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 二者必其一

    èr zhě bì qǔ qí yī

    成语解释:只能在两者中选择其中的一种。

    成语出处: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两种方针:放还是收呢?二者必取其一。”

  • 举如鸿毛,如拾遗

    jǔ rú hóng máo , qǔ rú shí yí

    成语解释:举一根羽毛,拾一件东西。比喻事情容易做,不费气力。

    成语出处:《汉书・梅福传》:“举秦如鸿毛,拾楚若拾遗。”

  • 弱水三千,只一瓢饮

    ruò shuǐ sān qiān , zhǐ qǔ yī piáo yǐn

    成语解释:弱水有三千里那么长,水虽多但只舀其中一瓢来喝。引申为可爱者虽多,但只喜欢一人,多用在爱情方面。

    成语出处:红楼梦第九十一回:“宝玉呆了半晌,忽然大笑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 见物不,失之千里

    jiàn wù bù qǔ , shī zhī qiān lǐ

    成语解释:见:遇到,看见;取:取得;失:失去。
    见到时不拿过来,以后再想要就更难办了。形容不要错失良机。

    成语出处:明・张凤翼《红拂记・俊杰知时》:“呀,道兄差矣!岂不闻见物不取,失之千里,既遇明主,何必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