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204个)

  • 见之不,思之千里

    jiàn zhī bù qǔ , sī zhī qiān lǐ

    成语解释:见到时不拿过来,以后再想要就更难办了。

    成语出处:宋・无名氏《张协状元》二八:“见之不取,思之千里。只道张协状元,不知榜眼探花是那里人,买本看。”

  • 将欲之,必姑予之

    jiāng yù qǔ zhī , bì gū yǔ zhī

    成语解释:姑:暂且。
    要想夺取他一些什么,得先给予他一些什么。

    成语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说林》:“《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予之。’”

  • 一朝权入手,看令行时

    yī zhāo quán rù shǒu , kàn qǔ lìng xíng shí

    成语解释:一朝:一旦。
    一旦掌了权,就发号施令,指手画脚,作威作福。

    成语出处:唐・高武仲《中兴间气集》:“一朝权入手,看取令行时。”

  • 能近

    néng jìn qǔ pì

    成语解释:能就自身打比方。比喻能推己及人,替别人着想。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雍也》:“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 强自

    qiáng zì qǔ shé

    成语解释:见“强自取柱”。

    成语出处:《大戴礼记・劝学》:“强自取折,柔自取束。”

  • 姑与

    yù qǔ gū yǔ

    成语解释:姑:暂且;与:给与。
    要想夺取他,得暂且先给他。指先付出代价以诱使对方放松警惕,然后找机会夺取。

    成语出处:春秋・楚・李耳《老子》第36章:“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 固予

    jiāng qǔ gū yǔ

    成语解释:见“将夺固与”。

    成语出处:《大宋宣和遗事》后集:“李纲辈勤王之师四集,且为将取固予之谋,才得许割三镇诏书,且班师退去。”

  • 金貂

    jīn diāo qǔ jiǔ

    成语解释:见“金貂换酒”。

    成语出处:宋・毛滂《感皇恩・镇江待闸》词:“银字吹笙,金貂取酒。”

  • 蔽寒

    yī qǔ bì hán

    成语解释:取:选取,采用;蔽:遮往。
    衣服只求抵御寒冷。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

  • 闹中

    nào zhōng qǔ jìng

    成语解释:指在热闹的环境中保持清静的心态。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您会云雨闹中取静,我寄音书忙里偷闲。”

  • 按劳

    àn láo qǔ chóu

    成语解释:按照劳动贡献的大小领取报酬。

    成语出处: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物质的分配也要按照‘各尽所能按劳取酬’的原则和工作的需要,决无所谓绝对的平均。”

  • 丹心照汗青

    liú qǔ dān xīn zhào hàn qīng

    成语解释:丹心:赤红的心,比喻忠心;汗青:指历史书册。
    留取这颗赤胆忠心,永远在史册中放光。

    成语出处:宋・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罪戾

    zì qǔ zuì lì

    成语解释:指自招罪过。亦作“自取咎戾”。

    成语出处: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二回:“岂不知元帅虎威,马到成功?焉敢复生贰心,自取罪戾。”

  • 咎戾

    zì qǔ jiù lì

    成语解释:指自招罪过。同“自取罪戾”。

    成语出处: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第六章:“目下大敌当前,万不可再事疏忽,自取咎戾!”

  • 其殃

    zì qǔ qí yāng

    成语解释:自己招来祸事。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一折:“也终防别生事故,休迟缓自取其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