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163个)

  • 之用

    zhuī dāo zhī yòng

    成语解释:指微小的功用。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若使陛下出不世之诏,效臣锥刀之用。”

  • 立誓

    zuān dāo lì shì

    成语解释:钻刀:古代立誓仪式,立誓人要从刀门下钻过,表示如果负盟,甘愿死于刀刃之下。
    形容立誓定盟之真诚。

    成语出处:清・李玉《牛头山》:“即当钻刀立誓,永受元帅鞭策便了。”

  • 弄棒

    chí dāo nòng bàng

    成语解释:持:拿;棒:木棍。
    形容喜欢习武。

    成语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88回:“小女自幼亦喜持刀弄棒。”

  • 执棍

    chí dāo zhí gùn

    成语解释:拿着刀枪棍棒准备打架。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7回:“便有许多王孙公子要求娶他,又有些媒婆扯扯拽拽扶他上车,自己不肯去。一回儿又有盗贼劫他,持刀执棍的逼勒。”

  • 断丝

    chōu dāo duàn sī

    成语解释:抽刀:拔出刀来。
    拔出刀来把乱丝斩断。比喻做事果断。

    成语出处:《北齐・齐本纪》:又尝令诸子,各使理乱丝,帝独抽刀断之,曰:‘乱者须斩。’

  • 直入

    duǎn dāo zhí rù

    成语解释:比喻开门见山,直截爽快。

    成语出处: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四篇一:“我们可以短刀直入地便看定一个社会的真实相,而且还可借以判明以前的旧史料一多半都是虚伪。”

  • 斧钺

    fǔ yuè dāo mò

    成语解释:斧钺:古代军法用来杀人的斧子,泛指刑罚中的杀戮;刀墨:指黥刑,泛指罪犯。
    对罪犯施以刑罚。

    成语出处:《国语・周语上》:有斧钺刀墨之民。

  • 屠者

    gǔ dāo tú zhě

    成语解释:鼓刀:动刀。
    宰杀牲畜的屠夫。指社会地位低下的人。

    成语出处:战国・楚・屈原《离骚》:“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

  • 万剁

    qiān dāo wàn duò

    成语解释:本指古代凌迟的酷刑,后亦常用为咒骂语。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三折:“干着你六问三推,生将我千刀万剁。”

  • 驽马

    qiān dāo nú mǎ

    成语解释:铅刀:铅质的刀。
    蹩脚的马,不快的刀。比喻才力卑微。

    成语出处:《后汉书・隗嚣传》:昔文王三分,犹服事殷。但驽马铅刀,不可强扶。

  • 为铦

    qiān dāo wéi xiān

    成语解释:铦:锋利。
    把铅制的刀看作十分锋利。比喻没有眼光,把庸人当人才。

    成语出处:《汉书・贾谊传》: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铦。

  • 枪声

    qiāng shēng dāo yǐng

    成语解释:指激烈厮杀的场面。

    成语出处: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梁建带着家破人亡的仇恨,带着年青人烫热的心,和战友驰骋在华北平原上的浓烟大火中,枪声刀影里。”

  • 枪林

    qiāng lín dāo shù

    成语解释:犹言刀枪林立。形容激烈战斗的场面。

    成语出处:清・无名氏《木兰从军・陷阵》:“来见这,枪林刀树,杀人如麻。”

  • 避箭

    wèi dāo bì jiàn

    成语解释:畏:害怕,畏惧。
    比喻遇战事退缩不前。

    成语出处: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我养军千日,用军一时。空有满朝文武,那一个与我退的番兵?都是些畏刀避箭的。”

  • 避箭

    wēi dāo bì jiàn

    成语解释:隈:隐避的地方,躲避。
    比喻遇战事退缩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