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163个)

  • 斩麻

    kuài dāo zhǎn má

    成语解释:见“快刀斩乱麻”。

    成语出处:茅盾《腐蚀・11月6日》:“此时局势,须要快刀斩麻,不能拖泥带水。”

  • 割鸡

    niú dāo gē jī

    成语解释:杀只鸡用宰牛的刀。比喻大材小用。

    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自纪》:“牛刀割鸡,舒戟采葵。”

  • 不误砍柴工

    mó dāo bù wù kǎn chái gōng

    成语解释:磨刀花费时间,但不耽误砍柴。比喻事先充分做好准备,就能使工作加快。

    成语出处:冯德英《山菊花》下部第九章:“你先想想,你打石头要不要先打好工具!什么叫磨刀不误砍柴工?”

  • 路见不平,拔相救

    lù jiàn bù píng , bá dāo xiāng jiù

    成语解释:在路上遇见不平的事,就挺身而出干涉,为受欺的一方打抱不平。形容人见义勇为。

    成语出处:清・宣鼎《夜雨秋灯录续集・金竹寺》:“路见不平,拔刀相救。佛菩萨赏其义侠,故远导幻影以生之。”

  • 放下屠,立便成佛

    fàng xià tú dāo , lì biàn chéng fó

    成语解释:放:安放,搁置;屠刀:宰杀牲畜的刀。
    佛教语,劝人改恶从善。比喻作恶的人决心改过,就能变成好人。

    成语出处: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微集》第一卷:“屠儿在涅槃会上,放下屠刀,立便成佛。”

  • 弓上弦,出鞘

    gōng shàng xián , dāo chū qiào

    成语解释:弦:弓上的牛筋绳子;鞘:装刀剑的套子。
    弓张上弦,刀拔出鞘。形容做好了战斗准备。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71回:“一个个弓上弦,刀出鞘,支更坐夜。”

  • 弓弩上弦,剑出鞘

    gōng nǔ shàng xián , dāo jiàn chū qiào

    成语解释:弦:弓上的牛筋绳子;鞘:装刀剑的套子。
    弓张上弦,刀拔出鞘。形容做好了战斗准备。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不许交头接耳,不许语笑喧哗,弓弩上弦,刀剑出鞘。”

  • 誓死

    xuē dāo shì sǐ

    成语解释:指战死沙场的决心。

    成语出处:《旧唐书・李光弼传》:“及是击贼,常纳短刀于靴中,有决死之志,城上面西拜舞,三军感动。”

  • 床头捉

    chuáng tóu zhuō dāo rén

    成语解释:床:指坐榻;捉刀人:指执刀的卫士。
    站在坐榻边的卫士。比喻替别人代笔作文的人。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 zhuō dāo rén

    成语解释:指曹操。引申顶替人做事或作文的人。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 手起

    shǒu qǐ dāo luò

    成语解释:手一提起,刀就落下。形容用刀动作的迅速。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9回:“武松道:‘原来恁地,却饶你不得。’手起刀落,也把这人杀了。”

  • 相向

    bá dāo xiāng xiàng

    成语解释:指动武。

    成语出处:《儿女英雄传》第十回:“自然就不能不闹到扬眉裂眦拔刀相向起来。”

  • 买犊

    mài dāo mǎi dú

    成语解释:刀:武器;犊:牛犊。
    指卖掉武器,从事农业生产。

    成语出处:唐・武元衡《兵行褒斜谷作》诗:“三川顿使气象清,卖刀买犊消忧患。”

  • 断水

    chōu dāo duàn shuǐ

    成语解释:抽刀:拔出刀来。
    水:流水。
    抽出刀来要斩断流水。比喻无济于事,反会加速事态的发展。

    成语出处: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 伤锦

    cāo dāo shāng jǐn

    成语解释:操刀和割锦本不是一回事,后人并而为一,比喻才能太低,不能胜任责任重大的事情。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