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163个)

  • 莫邪钝,铅

    mò yé dùn , qiān dāo xiān

    成语解释:莫邪:古代名剑;铅刀:铅制的刀;铦:锋利。
    认为莫邪不锋利,反而认为铅刀锋利。比喻把有才德的人弃置不用,而用品质不好的人。

    成语出处:汉・贾谊《吊屈原文》:世谓随夷为溷兮,谓跖蹻为廉。莫邪为钝兮,铷刀为铦。

  • 柳树上著,桑树上出血

    liǔ shù shàng zháo dāo , sāng shù shàng chū xiě

    成语解释:比喻代人受过。

  • 剑戟

    qiāng dāo jiàn jǐ

    成语解释:戟:古代一种兵器,合戈、矛为一体,既能直刺,又能横击。
    古代四种常用兵器。泛指兵器。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回:“关前摆着枪刀剑戟,弓弩戈矛,四边都是檑木炮石。”

  • 代笔

    zhuō dāo dài bǐ

    成语解释:指代人出力或代写文章。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客止》:“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如何?’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 趣入

    dān dāo cù rù

    成语解释:单:单独。
    佛教语,比喻认定目标,勇猛精进。后比喻说话直接了当,不绕弯子。

    成语出处:宋・释道元《景德传灯录・灵佑禅师》:“单刀趣入,则凡圣情尽,休露真常,理事不二,即如如佛。”

  • 弓折

    gōng zhé dāo jìn

    成语解释:比喻战斗力没有了,无法可想。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今日拟打罗山寨,弓折刀尽。”

  • 火耨

    huǒ nòu dāo gēng

    成语解释:犹火耕。多指比较原始的耕作方法。

    成语出处:唐・罗隱《别池阳所居》诗:“黄尘初起此留连,火耨刀耕六七年。”

  • 跃马

    héng dāo yuè mǎ

    成语解释:犹言横戈跃马。

    成语出处:清・吴璿《飞龙全传》第四十八回:“上元帅白从辉横刀跃马,望南阵冲来。樊爱能、何徽抵敌不住,弃战回马而走。”

  • 跃马

    wǔ dāo yuè mǎ

    成语解释:挥舞刀枪,纵跃战马。比喻奋勇作战。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三卷:“岳胜怒曰:‘好贼奴,敢如此大言!’舞刀跃马,直取天佑。”

  • 制锦

    cāo dāo zhì jǐn

    成语解释:比喻出仕从政。

    成语出处:唐・杨炯《益州温江县令任君神道碑》:“实谓枢机八座,上下三阶,岂惟缚柱鞭丝,操刀制锦。”

  • 不割

    cāo dāo bù gē

    成语解释:操:操持,拿着。
    手里拿着刀而不割东西。比喻做事不及时,坐失良机。

    成语出处:《资治通鉴・汉纪・文帝六年》:操刀不割。

  • 慢剐

    dùn dāo màn guǎ

    成语解释:钝:不锋利;剐:割。
    用不锋利的刀慢慢地割。比喻做事行动慢。

    成语出处:唐・李商隐《杂纂》:不快意,印刀切物,破帆使我,树阴遮景致。

  • 揭斧

    héng dāo jiē fǔ

    成语解释:持刀执斧。

    成语出处: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二章第八节:“据说,茶贩的队伍往往是一个人担茶叶,两个人保卫,‘横刀揭斧,叫呼踊跃’。”

  • 弄杖

    ná dāo nòng zhàng

    成语解释:挥舞刀枪棍棒。泛指动武。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五回:“宝玉一发拿刀弄杖、寻死觅活的,闹的天翻地覆。”

  • 吐火

    tūn dāo tǔ huǒ

    成语解释:古杂剧之一,泛称魔术。

    成语出处:汉・张衡《西京赋》:“吞刀吐火,云雾杳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