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在中间的成语(共449个)
砥砺名节
成语解释:砥砺磨炼,立名立节。
成语出处:《晋书・夏侯湛传》:“论者谓湛虽生不砥砺名节,死则俭约令终,是深达存亡之理。”
不名一格
成语解释:指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成语出处:清钱泳《履园丛话・收藏・元》:“有元一代画家,全讲气韵,不名一格,实能超出唐、宋人刻画之习。”
巧立名色
成语解释:见“巧立名目”。
成语出处:明・李贽《三大夫像议》:“我这里佛自解放光,不似世上一等魍魉匠、魍魉僧巧立名色,诳人钱财也。”
砥砺名号
成语解释:亦作“砥厉名号”。谓自修品节,以保令名。
成语出处:汉・刘向《新序・杂事三》:“砥砺名号者,不以利伤行。”
砥厉名号
成语解释:见“砥砺名号”。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臣闻盛饰入朝者,不以利污义;砥厉名号者,不以欲行。”
垂名竹帛
成语解释:垂名:传名。
竹帛:古代供书写用的竹简和白绢,借指典籍、史册。
名字被载入史册,流传后世。成语出处:《封神演义》五十七回:“大丈夫先立功业,共扶明主,垂名竹帛。”
综核名实
成语解释:综:综合;核:考核;名:名声;实:实绩。
全面考核事物的称说是不是与实际相符。成语出处:《汉书・宣帝纪赞》:“孝宣之治,信赏必罚,综核名实。”
驰名当世
成语解释:声名在当代传播得很远。驰名:声名远播。
当世:当代。成语出处:晋・常璩《华阳国志・后贤志(陈寿)》:“皆辞章灿烂,驰名当世。”
砥砺名行
成语解释:砥砺:磨砺;名行:名誉和品行。
砥砺磨炼自己的名誉和品行。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杜畿传》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曰:“丰砥砺名行以要世誉,而恕诞节直意,与丰殊趣。”
不可名貌
成语解释:名:说出。
没法用言辞来形容。成语出处:宋・周密《武林旧事》第五卷:“穿幽透深,不可名貌。”
附骥名彰
成语解释:附:依附;骥:千里马;彰:显著。
依附有名望者,使自己显名于世。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
变名易姓
成语解释:改换了原来的姓名。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
改名易姓
成语解释:改换原来的姓名。多指为了隐瞒原来的身分。同“改名换姓”。
成语出处: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三:“其后往往私创庵院,滥将无籍之徒收充,亦有逃军囚匠改名易姓,削发顶冠,人莫之识。”
知名当世
成语解释:知名:著名、有名。
在当代很著名。成语出处:汉・荀悦《汉纪・宣帝纪》:“图画相次于未央宫,第一曰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霍光,次曰卫将军富平侯张安世,……皆有功德,知名当世。”
功成名立
成语解释:成:成功;名:名利。
建立了功绩,名声也有了。指功绩与名利都得到。成语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54回:“功成名立,偕老林泉,这是我的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