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三:“其后往往私创庵院,滥将无籍之徒收充,亦有逃军囚匠改名易姓,削发顶冠,人莫之识。”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改变名字。
明·酉阳野史《续三国演义》第15回:“后至梁州,被盘诘不过,乃议改名易姓,免致人猜。”
更改姓名。《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八十四・尸解次第事迹法度》:“乃乘马蹑虚,任意所适,或可改名易姓,还反故乡,无所忌难矣。”亦作“变名易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