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在中间的成语(共449个)
以名取士
成语解释:名:名声;取:取用。
依据名望的高低作为选用人才的标准。成语出处:《邓析子・无厚篇》:何谓三累:惟亲所信,一累。以名取士,二累。近故亲疏,三累。
无名小卒
成语解释:卒:士兵。
不出名的小兵。指没有名气不受重视的小人物。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1回:“只见城内一将飞马引军而出,大喝:‘魏延无名小卒,安敢造乱!’”
冒名顶替
成语解释:冒:冒充。
冒用别人的名义去做某事或窃取他人的权利。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5回:“你走了便也罢,却怎么绑些柳树在此,冒名顶替?”
争名夺利
成语解释:争夺名位和利益。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一回:“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
循名课实
成语解释:犹言循名责实。
成语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章表》:“章以造阙,风矩应明;表以致禁,骨采宜耀,循名课实,以章为本者也。”
实至名归
成语解释:实:实际的成就;至:达到;名:名誉;归:到来。
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5回:“敦伦修行,终受当事之知;实至名归,反作终身之玷。”
功名富贵
成语解释:指升官发财。
成语出处:唐・李白《江上吟》:“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明・洪应明《菜根谭・应酬》:“功名富贵,直从灭处观究竟,则贪恋自轻;横逆困穷,直从起处究由来,则怨尤自息。”
钓名拾紫
成语解释:钓:捞取;紫:指贵官的印绶或服饰的颜色。
比喻运用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和官职。成语出处:唐・骆宾王《叙寄员半千》:钓名劳拾紫,隐迹自谈玄。
循名核实
成语解释:犹言循名责实。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答浙江吴巡抚》:“明主在上,方翕受敷施,循名核实,以兴太平之治。”
无名英雄
成语解释:姓名不为世人所知的英雄人物。
成语出处: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绪言》:“诚以他日救此一方民者,必当赖将来无名之英雄也。”
斗方名士
成语解释:斗方:一二尺见方的诗幅或书画页;名士:知名而未出仕的人。
好在斗方上写诗或作画以标榜的“名士”。旧指冒充风雅的人。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那一班斗方名士,结识了两个报馆主笔,天天弄些诗去登报,要借此博个诗翁的名色。”
指名道姓
成语解释:指出别人的名字和姓氏。
成语出处:张天民《创业》:“华程继续指名道姓地批评,毫不容情。”
闻名不如见面
成语解释:只听名声不如见面更能了解。
成语出处:《北史・列女传》:“吾闻闻名不如见面,小人未见礼教,何足责哉。”
莫可名状
成语解释:名:用言语说出;状:描绘,形容。
不能用言语来形容。指事物极复杂微妙,无法描述。成语出处:明・刘基《松风阁记》:“草虫鸣切切,乍大乍小,若远若近,莫可名状。”
莫名其妙
成语解释:莫:没有什么人;名:表达;说出。
没有人能够说出其中的奥妙。形容事情奇怪;不合常理。成语出处:清・宣鼎《夜雨秋灯录・陬邑官亲》:“及进西瓜汤,饮兰雪茶,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