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432个)

  • 焦原

    diāo hǔ jiāo yuán

    成语解释:《尸子》:“中黄伯曰:余左执太行之而右搏雕虎。
    ”又:“莒国有石焦原者,广寻,长五十步,临百仞之溪,莒国莫敢近也。
    有以勇见莒子者,独却行剂踵焉。”后以“雕虎焦原”谓壮士履险。

    成语出处:《尸子》:“中黄伯曰:余左执太行之獶而右搏雕虎。”又:“莒国有石焦原者,广寻,长五十步,临百仞之谿,莒国莫敢近也。有以勇见莒子者,独却行剂踵焉。”

  • 添翼

    wèi hǔ tiān yì

    成语解释: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帮助坏人;增加恶人的势力。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刘备枭雄,久留蜀而不遣,是纵虎入室矣。今更助之以军马钱粮,何异与为虎添翼乎?”

  • 饿扑食

    è hǔ pū shí

    成语解释: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比喻迅速地猛烈地向前冲去。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双手使降妖杖丢一个丹凤朝阳饿虎扑食。”

  • 九关

    jiǔ guān hǔ bào

    成语解释:比喻凶残的权臣。语本《楚辞·招魂》:“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
    ”。

    成语出处:语出《楚辞・招魂》:“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宋・赵癯斋《买陂塘(闻掀髯)》词:“功名事,不信朝鳞暮羽。九关虎豹如许。”

  • 狐假

    hú jiǎ hǔ wēi

    成语解释:假:假借;凭借。
    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去吓唬其他野兽。比喻凭借别人的威势来欺压人。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一》:“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 豺狼

    chái láng hǔ bào

    成语解释: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种猛兽。也比喻凶残的恶人。

    成语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八回:“实在可怕的是豺狼虎豹。天晚了,倘若出来个把,我们就坏了。

  • 头上打苍蝇

    lǎo hǔ tóu shàng dǎ cāng yíng

    成语解释:比喻胆大妄为,自己找死。

    成语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20回:“问他有脑袋没有?谁敢在老虎头上打苍蝇。”

  • 添翼

    rú hǔ tiān yì

    成语解释:如同老虎长了翅膀。比喻强大的更加强大了。

    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63回:“那尤氏亦因没了薛教授的禁持,信口的把个女儿教道,教得个女儿如虎添翼一般,那里听薛夫人的解劝。”

  • 吃食

    bāng hǔ chī shí

    成语解释:比喻帮助恶人做坏事。

    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4回:“先着了几个赖皮帮虎吃食的生员,在文庙行香的时节,出力讲了一讲。”

  • 龙盘

    lóng pán hǔ jù

    成语解释:盘:曲、绕;踞:蹲或坐。
    像龙盘绕;像虎蹲坐。形容地势险要雄伟。

    成语出处:汉・刘胜《文本赋》:“条枝摧折,既剥且刊,见其文章,或如龙盘虎踞,复似鸾集凤翔。”

  • 遗患

    fàng hǔ yí huàn

    成语解释:谓放掉老虎,必留后患。

    成语出处:唐・陈子昂《上西蕃边州安危事》之一:“夫蕃戎之性,人面兽心,亲之则顺,疑之则乱……今阻其善,逆其欢心,古人所谓放虎遗患,不可不察。”

  • 云龙

    fēng hǔ yún lóng

    成语解释: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成语出处:宋・王安石《浪淘沙令》词:“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袛在笑谈中。”

  • 鲸吞

    jīng tūn hǔ shì

    成语解释:像鲸鱼和老虎一样吞食。多比喻吞并土地财物。

    成语出处:宋・范仲淹《上执政书》:“前代乱离,鲸吞虎噬,无卜世卜年之意,故斯道久缺,反为不急之务。”

  • 麟角

    lín jiǎo hǔ chì

    成语解释:麟之角,虎之翅。比喻世间不可多得的人才。

    成语出处:唐・李商隐《安平公诗》:“府中从事杜与李,麟角虎翅相过摩。”

  • 贻患

    yǎng hǔ yí huàn

    成语解释:同“养虎自遗患”。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答宣大巡抚计处黄把二虏》:“此所谓引贼入家,养虎贻患,是何等计策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