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息的成语

息的成语(共144个)

  • 迹静处

    xī jì jìng chù

    成语解释:息:止息;迹:行迹,脚印;处:处所。
    要想不见行迹,只有自己静止不动。引申为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渔父》:“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

  • 喟然太

    kuì rán tài xī

    成语解释:喟然:叹气的样子;太息:大声叹气。
    形容因深有感慨而叹息。

    成语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说符》:“伯乐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

  • 左书右

    zuǒ shū yòu xī

    成语解释:喻倒行逆施。

    成语出处:《管子・七法》:“不明于法而欲治民一众,犹左书而右息之。”尹知章注:“息,止也……人右手能书,而左手不能书也。今反用左手书而右手息而不动倒行逆施之譬。”

  • 军养士

    xī jūn yǎng shì

    成语解释:息:休息,修整。
    修整军队,积蓄力量,准备再战。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6回:“按甲寝兵,息军养士,待时而动。”

  • 千里

    shùn xī qiān lǐ

    成语解释:瞬:一眨眼;瞬息:极短的时间。
    形容非常迅速。后用来形容进步很快或行动迅速。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夜叉国》:夜叉在水中,推行如矢,瞬息千里,过一宵已达北岸,见一少年临流瞻望。

  • 怒停瞋

    xī nù tíng chēn

    成语解释:瞋:发怒时睁大眼睛。
    停止发怒和生气。多用作劝说,停息恼怒之辞。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夫人休闪了手,且息怒停瞋,听红娘说。”

  • 出作入

    chū zuò rù xī

    成语解释:太阳一出来就开始工作,太阳落山就休息。指日常生活。

    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孟子》:日用饭食,出作入息,便是乐尧舜之道。

  • 流光瞬

    liú guāng shùn xī

    成语解释:形容时间极短。

    成语出处:明・徐霖《绣襦记・鸣珂嘲客》:“流光瞬息驹过隙,莫把青春枉抛掷。”

  • 买牛

    mǎi niú xī gē

    成语解释:犹言卖剑买牛。

    成语出处:明・何景明《雁门太守行》:“太守下牛,买牛息戈。”

  • 奔流不

    bēn liú bù xī

    成语解释:形容水急速地、不停地流动。也比喻时光等不停地消逝。

  • 来好

    lái hǎo xī shī

    成语解释:招致和好,停止战争。

  • 蹑足屏

    niè zú bǐng xī

    成语解释:蹑足:放轻脚步;屏息:忍住呼吸。
    指放轻脚步,隐蔽行踪。形容行动小心隐秘。

    成语出处:老舍《赵子曰》:“赵子曰似乎昏昏的睡去,他蹑足屏息的想往外走。”

  • 即逝

    shùn xī jí shì

    成语解释:瞬:一眨眼;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极短时间;逝:消逝。
    形容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消逝了。

  • 停瞋

    tíng chēn xī nù

    成语解释:停止发怒和生气。多用作劝说,停息恼怒之辞。

  • 寻消问

    xún xiāo wèn xī

    成语解释:寻、问:打听。
    打听消息。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通言》卷十三:“今日慕小妹之才,虽然炫玉求售,又怕损了自己的名誉,不肯随行逐队,寻消问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