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的成语(共144个)
小道消息
成语解释:指非经正式途径传播的消息。往往传闻失实,并不可靠。
成语出处:巴金《探索集・小骗子》:“不用说,这些都是小道消息,不可靠。”
喟然叹息
成语解释:喟然:叹气的样子。
形容因深有感慨而叹息。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崔琰传》:“太祖贵其公亮,喟然叹息,迁中尉。”
喘息之机
成语解释:暂停活动、舒缓一段时间。
成语出处:金玉舟《赵匡胤》第31章:“柴荣那里肯给敌军以喘息之机,立刻挥军急追。”
杳无消息
成语解释:杳:无影无踪。
没有一点儿音信。成语出处:明・沈德符《野获编》:“微闻有浮海行者,踪迹可疑。乃南至闽广近海诸地,无不遍历,杳无消息。”
悄无声息
成语解释:悄:静。
静悄悄的,听不到任何声音。指非常寂静。成语出处:曾朴《孽海花》第34回:“此时再听,就悄无声息了。”
苟延残息
成语解释:苟延:苟且延续;残息:临死前残存的喘息。
指勉强维持生命。成语出处:宋・朱熹《乞追还待制职名……》:“方敢冒昧,今虽苟延残息,终是不堪异日使令。”
仰息他人
成语解释:仰:倚靠。
依赖别人的呼吸来生活。比喻依赖别人而求得生存。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婴宁》:“转思三十里非遥,何必仰息他人。”
不遑宁息
成语解释:没有闲暇的时间过安宁的日子。指忙于应付繁重或紧急的事务。同“不遑宁处”。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吴书・韦曜传》:“故勉精历操,晨兴夜寐不遑宁息,经之以岁月,累之以日力。”
苟延一息
成语解释:苟延:苟且延续;息:喘息。
指勉强维持生命。成语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则忍耻偷生,苟延一息,冀乐昌破镜,再得重圆。”
仰承鼻息
成语解释:仰:倚靠;鼻息:呼吸。
依赖别人的呼吸来生活。比喻依赖别人而求得生存。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9回:“回省之后,不特通省印委人员仰承鼻息,就是抚台……有时还让他三分。”
扼腕叹息
成语解释:扼:握住;抓住。
握着手腕发出叹息的声音。形容十分激动地发出长叹的情态。成语出处:晋・王隐《晋书・刘锟传》:“臣所以泣血宵呤扼腕长叹者也。”
喘息未定
成语解释:急促的呼吸还没有平稳下来。指还没有休息、恢复的时间。喘息:呼吸急促。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七十七回:“方才进步,喘息未定,只见前面尘起,叫杀连天。”
屏气不息
成语解释:屏气:抑制呼吸。
闭住气不呼吸,形容敬谨畏惧的样子。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乡党》:“屏气似不息者。”
息影家园
成语解释:息影:退隐闲居。
形容退隐家中。成语出处:唐・白居易《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诗:“喜入山林初息影,厌趋朝市又劳生。”
息交绝游
成语解释:停止交游活动。指隐居。
成语出处:语出晋・陶潜《归去来辞》:“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遗,复驾言兮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