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诛的成语

诛的成语(共45个)

  • 锄异己

    zhū chú yì jǐ

    成语解释:指清除反对自己或与自己意见不合的人。诛:杀害;锄:铲除。

    成语出处:唐・姚思廉《梁书・止足・陶季直传》:“齐武帝崩,明帝作相,诛锄异己,季直不能阿意,明帝颇忌之,乃出为辅国长史,北海太守。”

  • 求无厌

    zhū qiú wú yàn

    成语解释:指勒索、榨取;没有满足的时候。厌:满足。

    成语出处:《元史・乌古孙泽传》:“湖广平章政事要来木贪纵淫虐,诛求无厌。”

  • 心之论

    zhū xīn zhī lùn

    成语解释:诛:惩罚。
    指不问罪行,只根据其用心以认定罪状。也指揭穿动机的评论。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90回:“那时他虽满嘴只说未将剪子带来,其实只想以手代剪。这个‘撕’字乃诛心之论,如何不切!”

  • 凶殄逆

    zhū xiōng tiǎn nì

    成语解释:诛:讨伐。
    讨伐凶暴、叛逆之人。

    成语出处:唐・陈子昂《请措刑科》:“圣人诛凶殄逆,济人宁乱,必资刑杀,以请天下。”

  • 笔伐

    kǒu zhū bǐ fá

    成语解释:口:指言语;诛:责罚;笔:指文字。
    伐:征讨。
    用言语和文字揭露或批判罪行。

    成语出处:明・汪廷讷《三祝记・同谪》:“他捐廉弃耻,向权门富贵贪求,全不知口诛笔伐是诗人句,陇上墦间识者羞。”

  • 地灭

    tiān zhū dì miè

    成语解释:指为天地所不容而丧命。多用作赌咒语。诛:杀死。

    成语出处:宋・朱晖《绝倒录》:“不使丁香、木香合,则天诛地灭。”

  • 罪不容

    zuì bù róng zhū

    成语解释:判处死刑也抵偿不了所犯的罪恶。形容罪恶极大。诛:处死。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下》:“恶不忍闻,罪不容诛。”

  • 尽杀绝

    zhū jìn shā jué

    成语解释:杀得一个不留。诛:斩。

    成语出处: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一折:“将俺老相国伍奢父子,满门家属,诛尽杀绝。”

  • 人不为己,天地灭

    rén bù wèi jǐ , tiān zhū dì miè

    成语解释:旧时指人不替自己打算,就会为天地所不容。

    成语出处: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种人的脑筋,浸透着剥削阶级的思想意识,他相信这样的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他甚至用这一大套剥削阶级的话,来为他的自私自利和个人主义辩护。”

  • 窃钩者,窃国者侯

    qiè gōu zhě zhū , qiè guó zhě hóu

    成语解释:偷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旧时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胠箧》:“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 人人得而

    rén rén dé ér zhū zhī

    成语解释:得:可以,能够;诛:杀死。
    所有的人都可以杀死他。极言某人罪大恶极。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庚桑楚》:“为不善乎显明之中者,人得而诛之。”

  • 赏立

    shǎng lì zhū bì

    成语解释:谓该赏的立即赏,该罚的一定罚。

    成语出处:清・侯方域《豫省试策》:“赏立诛必,虽失十左氏无伤也;赏不立,诛不必,虽得十左氏无益也。”

  • 不避贵

    zhū bù bì guì

    成语解释:诛:惩罚。
    惩办罪行不避忌权贵。法令面前贵贱平等。

    成语出处:《晏子春秋・内篇问》:“诛不避贵,赏不遗贱,不淫于乐,不遁于哀,尽智导民而不伐声。”

  • 死有余

    sǐ yǒu yú zhū

    成语解释:犹死有余辜。

    成语出处:宋・苏轼《谢除两职守礼部尚书表》:“臣等虽三尺之喙,日诵五车之书,反不如医卜执技之流、簿书奔走之吏,其为尸素,死有余诛。”

  • 求无已

    zhū qiú wú yǐ

    成语解释:勒索榨取;没有止境。(诛求:苛求;勒索;已:停止)。

    成语出处:汉・董仲舒《春秋繁露》:“诛求无已,天下空虚,群臣畏恐,莫敢尽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