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的成语(共45个)
诛求不已
成语解释:见“诛求无已”。
成语出处:清・张廷玉《明史・范济传》:“无丁之家,诛求不已;有丁之户,诈称死亡。”
诛求无时
成语解释:诛求:苛求。
勒索。不断地进行勒索,没有满足的时候。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
不教而诛
成语解释:诛:杀或惩罚。
事先不加教育;出错或犯法就惩罚或杀戮。成语出处:先秦・荀况《荀子・富国》:“故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
禁暴诛乱
成语解释:禁除暴行,诛杀叛乱。
成语出处:汉・贾谊《过秦论》:“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
诛凶讨逆
成语解释:诛:讨伐。
讨伐凶暴、叛逆之人。成语出处:明・无名氏《精忠记・胜敌》:“身为上将,统领大军,奋武扬威,诛凶讨逆。”
诛暴讨逆
成语解释:讨伐凶暴、叛逆之人。诛:讨伐。
成语出处:三国・蜀 诸葛亮《便宜十六策・治军》:“治军之政,谓治边境之事,匡救大乱道,以威武为政,诛暴讨逆,所以存国家安社稷之计。”
笔伐口诛
成语解释:伐:声讨,攻打;诛:痛斥,责罚。
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成语出处:清・忧患余生《官场现形记>序》:“而吾辈不畏强御,不避斧钺,笔伐口诛,大声疾呼。”
诛求无度
成语解释:敛取、需索财贿没有限度。
成语出处:《旧唐书・于頔传》:“擅兴全师,僭为正乐,侵辱中使,擅止制囚,杀戮不辜,诛求无度,臣故定谥为厉。”
天地诛灭
成语解释:犹天诛地灭。比喻为天地所不容。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5回:“我等六人中,但有私意者,天地诛灭。”
天地诛戮
成语解释:见“天地诛灭”。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0回:“若有瞒昧,天地诛戮。”
诛一警百
成语解释:诛:杀戮,处罚。
杀戮或处罚一个来警诫众人。成语出处:宋・苏轼《论河北京东盗贼状》:“其间凶残之党,乐祸不悛,则须敕法以峻刑,诛一以警百。”
朋坐族诛
成语解释:坐:坐罪。
有朋友关系的人也被判罪,整个家族被杀掉。比喻株连治罪,残暴统治。成语出处:孙中山《讨袁檄文》:“头会箕敛,欲壑靡穷,朋坐族诛,淫刑以逞。”
罪不胜诛
成语解释:指罪大恶极,处死犹不足抵偿。
成语出处:明・沈德符《野获编・词林・鼎甲常为庶常》:“以上见各家记述中者,什仅得一二。修史之卤莽,罪不胜诛矣。”
笔诛墨伐
成语解释:笔、墨:指文字。
诛:谴责。
伐:声讨。
通过文字加以谴责,进行声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