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酒的成语

酒的成语(共204个)

  • 阑客散

    jiǔ lán kè sàn

    成语解释:阑:尽;客:客人。
    酒席完毕,客人归去。

    成语出处:清・张岱《祭秦一生文》:“至夜静灯残,酒阑客散,其于楹础之间,两目灿烂如岩下电者,非他人必一生也。”

  • 阑宾散

    jiǔ lán bīn sàn

    成语解释:阑:尽;宾:客人。
    酒席完毕,客人归去。

    成语出处:唐・蒋防《霍小玉传》:“时春物尚余,夏景初丽,酒阑宾散,离思萦怀。”

  • 入舌出

    jiǔ rù shé chū

    成语解释:形容人喝酒以后喜欢唠叨。

    成语出处:西汉・韩婴《韩诗外传》第十卷:“臣闻之酒入者舌出,舌出者弃身,不宁弃酒乎?”

  • 狗恶

    gǒu è jiǔ suān

    成语解释:比喻环境险恶,使人裹足不前。

    成语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人有市酒而甚美者,置表甚长,然至酒酸而不售。问里人其故?里人曰:‘公之狗甚猛,而人有持器而欲往者,狗辄迎而吠之,是以酒酸不售也。’”

  • 三分醉

    yǐ jiǔ sān fēn zuì

    成语解释:倚:倚仗。
    仗着喝点酒就装出醉态来。形容借一点因由,故意扩大事态。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4回:“贾琏见了人,越发‘倚酒三分醉’,逞起威风来,故意要杀凤姐儿。”

  • 学士

    dǒu jiǔ xué shì

    成语解释:指酒量大的文士或名臣。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王绩传》:“以前官待诏门下省,故事,官给酒三升。或问:‘待诏何乐邪?’答曰:‘良酝可恋耳。’侍中陈叔达闻之,日给一斗,时称‘斗酒学士’。”

  • 槌牛酾

    chuí niú shāi jiǔ

    成语解释:杀牛滤酒。谓备肴酒以燕享。

    成语出处:元・萨都刺《酬江月・过淮阴》词:“槌牛酾酒,英雄千古谁吊。”

  • 箪食壶

    dān sì hú jiǔ

    成语解释:箪:盛饭竹器。
    一箪食,一壶酒。指少量饮食。

    成语出处:明・李东阳《中书舍人徐君寿六十序》:“今以箪食壶酒与人则终身不忘,惟天德帝力广大莫测,故有终身囿之而不知者。

  • 病花愁

    jiǔ bìng huā chóu

    成语解释:指因贪恋酒色而引起的烦愁。

    成语出处:元・乔吉《扬州梦》第二折:“今日心中闷倦,故来此翠云楼游玩。小官只为酒病花愁,何日是好也呵。”

  • 征茶

    què jiǔ zhēng chá

    成语解释:征收酒茶税。亦泛指苛捐杂税。

    成语出处:明・陈汝元《金莲记・射策》:“草野抒忠告,榷酒征茶太纷扰。”

  • 豆肉

    shāng jiǔ dòu ròu

    成语解释:觞,古代盛酒器;豆,古代盛食器。因以“觞酒豆肉”泛指饮食。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坊记》:“觞酒豆肉,让而受恶,民犹犯次。”

  • 饱德

    zuì jiǔ bǎo dé

    成语解释:感谢主人宴请的客气话。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既醉》:“既醉以酒,既饱以德。”

  • 旧瓶

    xīn jiǔ jiù píng

    成语解释:比喻用旧的形式表现新的内容。

    成语出处:赵朴初《片石集・前言》:“尽管‘新酒旧瓶’之讥,在所难免,但主观愿望还是想依主席‘古为今用’的方针做一点推陈出新的工作。”

  • 千日醉

    qiān rì zuì jiǔ

    成语解释:喝了能醉一千天的酒。比喻好酒。

  • 佳肴

    měi jiǔ jiā yáo

    成语解释:肴:下酒的饭菜。
    指好酒好菜。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须臾茶毕,早已设下杯盘,那美酒佳肴,自不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