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的成语(共204个)
- 双柑斗酒- 成语解释:比喻春天游玩胜景。 - 成语出处: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二引《高隐外书》:“戴颙春携双柑斗酒,人问何之,曰:‘往听黄鹂声。此俗耳针砭,诗肠鼓吹,汝知之乎?’” 
- 杯酒戈矛- 成语解释:比喻在宴会上引起的仇恨。 - 成语出处:《负曝闲谈》第25回:“(华尚书)愣了一会,又想周楷这个名字好熟。想了半天,恍然大悟道:‘就是有天在吴侍郎席上他教我,我没有理他那个人,这真是杯酒戈矛了。’” 
- 沽酒当垆- 成语解释:沽:通“酤”;沽酒:卖酒;垆:古时酒店里安放酒瓮的土墩子;当垆:卖酒的坐在垆边。 
 形容名士不遇,埋没民间。也指饮酒作乐。-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 
- 旧瓶新酒- 成语解释:比喻旧形式,新内容的意思。 - 成语出处:茅盾《桂枝香・为商务印书馆八十周年纪念作》:“工商改造,旧瓶新酒,愿长芳冽。” 
- 醴酒不设- 成语解释:醴酒:甜酒。 
 置酒宴请宾客时不再为不嗜酒者准备甜酒。比喻待人礼貌渐衰。- 成语出处:《汉书・楚元王传》:“可以逝矣!醴酒不设,王之意怠,不去,楚人将钳我于市。” 
- 金貂贳酒- 成语解释:见“金貂换酒”。 - 成语出处:宋・韦骧《减字木兰花・劝饮酒》词:“金貂贳酒。乐事可为须趁手。” 
- 诗酒风流- 成语解释:作诗饮酒。古人以此为风流韵事,故称。 - 成语出处:金・元好问《鹧鸪天》词:“身外虚名一羽轻,封侯何必胜躬耕。田园活计浑闲在,诗酒风流属老成。” 
- 金貂取酒- 成语解释:见“金貂换酒”。 - 成语出处:宋・毛滂《感皇恩・镇江待闸》词:“银字吹笙,金貂取酒。” 
- 酒酸不售- 成语解释:酒已经变酸了,依然卖不出去。原比喻奸臣阻拦了有学问、有贤德的人为国家效力,使国君受到蒙蔽。后比喻经营无方或办事用人不当。 - 成语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宋人有酤酒者,……着然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问长者杨倩,……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而狗迎龁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 恶醉强酒- 成语解释:强:硬要。 
 怕醉却又猛喝酒。比喻明知故犯。-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离娄上》:“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 
- 纵情酒色- 成语解释:酒色:酒和女色。 
 指沉迷于花天酒地和色欲之中。- 成语出处:《剪灯余话・秋夕访琵琶亭记》:“武弁则纵情酒色,文吏则惟事空言。” 
- 借酒浇愁- 成语解释:用酒来浇灭郁积心中的气愤或愁闷。 - 成语出处:明・李开先《后冈陈提学传》:“只恁以酒浇愁,愁不能遣,而且日增。” 
- 酒阑人散- 成语解释:阑:尽。 
 酒席完毕,客人归去。- 成语出处:唐・蒋防《霍小玉传》:“时春物尚余,夏景初丽,酒阑宾散,离思萦怀。” 
- 载酒问字- 成语解释:指人有学问,常有人登门求教。也比喻勤学好问。 - 成语出处:《汉书・扬雄传下》:“家素贫,嗜酒,人希至门。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又,“乃刘棻尝从雄学作奇字。” 
- 求浆得酒- 成语解释:浆:饮料。 
 比喻所得过于所求。- 成语出处:唐・张鷟《朝野佥载》:“岁在申酉,求浆得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