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的成语(共204个)
- 对酒当歌- 成语解释:面对着美酒应当高声歌唱。又可指面对着美酒和歌舞。指宴请宾客时赋诗以助酒兴;含有人生应及时行乐的意思。 - 成语出处:三国・魏 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 酒酣耳热- 成语解释:酣:酒喝得痛快。 
 酒喝得正痛快;耳朵发热。形容酒兴正浓。- 成语出处:三国・魏 曹丕《与吴质书》:“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 
- 斗酒只鸡- 成语解释:一斗酒一只鸡,指简便酒食。以鸡和酒祭奠亡友。 - 成语出处:三国・魏 曹操《祀故太尉桥玄文》:“殂逝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怪。” 
- 灯红酒绿- 成语解释:灯光与酒色;红绿相映。形容娇奢淫逸的生活;也形容娱乐场所的繁华景象。也作“酒绿灯红”。 - 成语出处:徐迟《牡丹》五:“灯红酒绿、珠光宝气的社会,只能使她感到窒息。” 
- 酒池肉林- 成语解释:古代传说,殷纣以酒为池,以肉为林,为长夜之饮。原指荒淫腐化、极端奢侈的生活,后也形容酒肉极多。 -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张骞传》:“行赏赐,酒池肉林。” 
- 酒绿灯红- 成语解释: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 - 成语出处: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小秦淮录》:“酒绿灯红绀碧花,江乡此会最高华。” 
- 酒醉饭饱- 成语解释:比喻饮食得到满足。 - 成语出处: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一折:“我着他酒醉饭饱,走不动。” 
- 恋酒迷花- 成语解释:恋:沉迷;迷:痴迷;花:娼妓,歌女。 
 指沉迷于酒色和女色之中。-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小孙屠》:“知它是争名夺利?知它是恋酒迷花?使奴无情无绪。” 
- 茶余酒后- 成语解释:泛指休息或空闲的时候。 - 成语出处:鲁迅《花边文学・考场三丑》:“人们在茶余酒后作为谈资的,大概是这一种。” 
- 诗朋酒友- 成语解释:作诗饮酒的朋友。 - 成语出处:明・冯惟敏《粉蝶儿・李争冬有犯》套曲:“但有个诗朋酒友共开尊,少不得倚玉偎香珠翠拥。” 
- 酒食地狱- 成语解释:陷入终日为酒食应酬而奔忙的痛苦境地。 - 成语出处:宋・朱彧《萍洲可谈》卷三:“东坡倅杭,不胜杯酌……疲于应接,乃号杭倅为酒食地狱。” 
- 好酒贪杯- 成语解释:指喜欢喝酒。 - 成语出处:沙汀《酒后》:“保长王大廷只有一宗缺点:有点好酒贪杯。一喝醉了又会变得十足脓包,失掉了他那分坚韧的好性格。” 
- 酒肉兄弟- 成语解释:指酒肉朋友。 - 成语出处:清・张南庄《何典》第二回:“这是前村催命鬼的酒肉兄弟,叫做破面鬼。” 
- 酒余茶后- 成语解释:指随意消遣的空闲时间。 - 成语出处:鲁迅《集外集拾遗・帮助文学与帮闲文学》:“但依我们中国的老眼睛看起来,小说是给人消闲的,是为酒余茶后之用。” 
- 醇酒美人- 成语解释:指酒色。 - 成语出处:清・宋琬《题戴苍画陈阶之小像和王阮亭韵》:“醇酒美人堪送老,唯学信陵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