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酒的成语

酒的成语(共204个)

  • 沉湎

    chén miǎn jiǔ sè

    成语解释:沉湎:沉迷。
    沉溺于酒和女人中间。形容对于美酒和女色过于放纵,毫无节制。

    成语出处:《尚书・泰誓上》:“沉湎酒色,敢行暴虐。”

  • 后茶余

    jiǔ hòu chá yú

    成语解释:指随意消遣的空闲时间。

    成语出处:鲁迅《而已集・黄花节的杂感》:“从别的地方--如北京,南京,我的故乡--的例子推想起来,当时大概有若干人痛惜,若干人快意,若干人没有什么意见,若干人当作酒后茶余的谈助的罢。”

  • 地花天

    jiǔ dì huā tiān

    成语解释:形容吃喝嫖赌、荒淫腐化的生活。

    成语出处:清・张春帆《宦海》第11回:“当着那一面柳州失守、王观察捐躯致命之时,正是这一边风月珠江木大人酒地花天之际。”

  • 瓮饭囊

    jiǔ wèng fàn náng

    成语解释:犹言酒囊饭袋。

    成语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弹祢》:“荀彧犹强可与语,过此以往,皆木梗泥偶,似人而无人气,皆酒瓮饭囊耳。”

  • 食征逐

    jiǔ shí zhēng zhú

    成语解释:征:召唤;逐:追随。
    指酒肉朋友互相邀请吃喝玩乐。

    成语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

  • 肉山

    ròu shān jiǔ hǎi

    成语解释:肉积得像山一样高,酒像海水一样多。形容丰盛的酒席。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植《与吴季重书》:“原举泰山以为肉,倾东海以为酒。”

  • 张公吃李公醉

    zhāng gōng chī jiǔ lǐ gōng zuì

    成语解释:比喻由于误会而代人受过。

    成语出处:唐・张鷟《朝野佥载》第一卷:“天后时,谣言曰:‘张公吃酒李公醉。’张公者,斥易之兄弟也;李公者,言李氏大盛也。”

  • 足饭饱

    jiǔ zú fàn bǎo

    成语解释:酒喝个足;饭吃个饱。

    成语出处: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一折:“俺这里安排一席好酒……,我着他酒醉抉饭饱,走不动。”

  • 不沾

    dī jiǔ bù zhān

    成语解释:一点酒也不喝。

    成语出处:李云德《沸腾的群山》:“苏福顺平常是滴酒不沾。”

  • 能乱性

    jiǔ néng luàn xìng

    成语解释:喝多酒能够使人不能自控,就会淫乱。

    成语出处:清・无名氏《说呼全传》第16回:“酒能乱性,色是败真。财乃致命,气动杀身。”

  • 不醉人人自醉

    jiǔ bù zuì rén rén zì zuì

    成语解释:指人因喝酒而自我陶醉。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回:“酒中贤圣得人传,人负邦家因酒覆。解嘲破惑有常言,酒不醉人人自醉。”

  • 张公吃李公颠

    zhāng gōng chī jiǔ lǐ gōng diān

    成语解释:后有移花接木或顶缸之义。同“张公吃酒李公醉”。

    成语出处:宋・李棨《北里志・张住住》:“曲中唱曰:张公吃酒李公颠,盛六生儿郑九怜。”

  • 借他人杯,浇自己块垒

    jiè tā rén jiǔ bēi , jiāo zì jǐ kuài lěi

    成语解释:块垒:土块堆砌成堆,比喻抑郁不平之气。
    指利用某种事物来达到消除愤懑不平的目的。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孝伯问王大:‘阮籍何如司马相如?’王大曰:‘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

  • 今夕有今夕醉

    jīn xī yǒu jiǔ jīn xī zuì

    成语解释:今天有酒则今天痛饮。形容人只顾眼前享乐,没有长远打算。

    成语出处:茅盾《子夜》:“你的危言诤论,并不能叫小杜居安思危,反使得他决心去及时行乐,今夕有酒今夕醉!”

  • 胆,无饭力

    yǒu jiǔ dǎn , wú fàn lì

    成语解释:有借着喝酒显示出来的胆量,在平常的生活中则没有勇力。指只有一时冲动的勇气。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9回:“如今薛蟠本是个怜新弃旧的人,且是有酒胆,无饭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