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的成语(共272个)
归正首邱
成语解释:见“归正首丘”。
成语出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象状》第八五回:“我昨天说叫他回去调理的话,就是叫他早点归正首邱了。”
蒙以养正
成语解释:指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
成语出处:《易・蒙》:“蒙以养正,圣功也。”
浩然正气
成语解释:浩然:盛大、刚直的样子;气:气概、精神。
指正大刚直的精神、气质。成语出处:老舍《兔儿爷》:“抗战建国须凭真实本领与浩然正气,只能迎时当令充兔子王的,不作汉奸,也是废物。”
正儿八经
成语解释:正经,严肃而认真。
成语出处:徐怀中《我们播种爱情》第一章:“我才当了四年骑兵,正儿八经地参加战斗也才十四五次。”
验明正身
成语解释:验清楚确是其本人,而非冒名顶替者。
成语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只要‘验明正身’,不是冒充,他们陈家族长来不来,倒也不生关系。”
以正视听
成语解释:为保证事实的正确理解。
成语出处:徐贵祥《历史的天空》第九章:“同日军进行几场影响较大的战斗,为舆论宣传提供依据,以正视听。”
正中己怀
成语解释:正合自己的心意。同“正中下怀”。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回:“夏婆子听了,正中己怀,忙问:‘因什么事?’”
必也正名
成语解释:指必须按照正统伦理观念和礼仪关系来端正纲纪名分。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路》:“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
正中其怀
成语解释:正:恰好;中:投合。
正好符合自己的心意。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7回:“孝公闻‘伯术’二字,正中其怀。”
匡正纲纪
成语解释:指纠正法度。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何敞传》:“上当匡正纲纪,下当济安元元。”
正人先正己
成语解释:正:正直,公正。
要让别人做到公平正直就必须自己先做到。成语出处:王朔《永失我爱》:“这也就是我自个,换别人这样儿我也早急了,要不怎么说正人先正己上梁不正下梁歪。”
矫邪归正
成语解释:矫邪:纠正邪恶、邪念;归正:归于正路。
改正错误,走上正道。成语出处:《晋书・吕光等载记论》:“向使矫邪归正,革伪为忠,……则燕秦之地可定,桓文之功可立。”
舍正从邪
成语解释:舍:放弃;邪:不正当,不正派。
舍弃正当的事不做,而去干邪恶的勾当。成语出处:汉・仲长统《昌言》:“乃舍正从邪、背道而驰奸,彼独能介然不为,故见贵也。”
反正还淳
成语解释:见“反朴还淳”。
成语出处: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张罗峰》:“今乃人人侈用,一变至此,诚不可不反正还淳。”
舍邪归正
成语解释:舍:放弃;邪:不正当,不正派;归:回到。
从邪路上回到正路上来,不再做坏事。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五祖》:“友离累劫,诚哉不虚;今可舍邪归正,以入佛乘。”